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州

高州

①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所在高凉郡高凉县(今广东阳江市西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。隋大业二年 (606) 改为高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移治良德县(今广东高州市东北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高凉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高州。大历十一年 (776) 徙治电白县 (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旧城村)。辖境缩小,仅为今高州市、电白县部分地。北宋景德元年(1004) 废,三年 (1006) 复置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) 改为高州路。

②南朝梁置,治所在巴山县 (今江西乐安县东北公溪镇)。领巴山、临川、安成、豫宁四郡地。辖境当今江西南城、崇仁、安福一带。陈天嘉四年 (563)废。

③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望江县 (今安徽望江县)。寻改为智州。

④唐久视初置羁縻州,属泸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镇舟镇 (正州场)。北宋属泸州。熙宁以后废入长宁军。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复置,移治怀远砦 (今四川高县北)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为高县。正德十三年 (1518) 复置,移治中坝 (今高县)。清顺治初改为高县。

⑤唐渤海国置,属鄚颉府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宾县一带。辽废。

⑥北宋开宝六年 (973) 改珍州羁縻州置,属辰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。后改为西高州。

⑦辽开泰 (1012—1020) 中以高丽俘户置,属中京大定府。治所在三韩县 (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哈拉木头村西土城子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地。金皇统三年 (1143) 废。承安三年(1198) 复置,属北京路。泰和四年 (1204) 又废。元复置,属大宁路。治所仍在今赤峰市东北。明初废。

⑧元至元十七年 (1280) 置,属叙州路。治所在今四川高县北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高县地。明洪武五年(1372) 降为高县,正德十三年 (1518) 升为高州,属叙州府。清顺治初降为高县。


(1)南朝梁太平元年(556年)置,治巴山县(今江西崇仁县西南)。陈天嘉四年(563年)废。(2)南朝梁置,治高凉县(今广东阳江市西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。隋初改为高凉郡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复置,贞观时移治良德县(今广东高州市东北),大历中又移电白(今高州市东北),辖境缩小,相当今茂名、高州、电白等县地。元升为路。(3)唐开元以后置,治今四川省高县南,为羁縻州。属泸州都督府。北宋熙宁八年(1075年)废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年)复置,治今四川省高县北。属叙州路。明洪武初移治今高县,洪武五年(1372年)降为县,属叙州府。正德十三年(1518年)复升为州,清顺治初又改县。(4)渤海国置,治今黑龙江省宾县境,属鄚颉府。辽废。(5)辽开泰中置,治三韩县(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)。辖境约今赤峰市东部。金皇统三年(1143年)省,承安三年(1198年)复置,泰和四年(1204年)又废。蒙古成吉思汗九年(1214年)改置兴胜府,十一年仍改为高州。明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宫岭

    在今广东高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高州府茂名县: 南宫岭在 “府南一里。山形园秀,下临江”。

  • 陶温水

    又作土温、桃温、屯河。即今黑龙江省伊春市东汤旺河,为松花江支流。源出小兴安岭,东南流入松花江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太祖别军取麻产家属,……陶温水民来附。”古水名。陶温,又作涛温、土温;陶温水又名屯河。

  • 白象山

   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。明嘉靖《池州府志》卷1:白象山“在县后数十步,为邑治之主。其形肖象。傍有蜕龙洞。深广各数丈许,相传龙蜕于此”。

  • 三岔关

    即今甘肃临潭县东南三岔乡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洮州卫:三岔关“在卫城东四十五里”。

  • 郭村

    ①即今江西万载县南郭村。明嘉靖 《袁州府志》 卷2万载县: 郭村铺 “南路入宜春”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5: 万载县南有郭村铺。②即今陕西旬邑县西郭村。1934—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永红县

  • 椹川镇

    在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遂溪县: 椹川镇 “在县东 (西) 南。有巡司。《志》 云: 元至元二十一年置于椹川村。明洪武二十三年迁于旧县治”。即今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。

  • 上怀恩州

    元改怀化州置,属太平路。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龙茗镇西南。元末废。元改怀化州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龙茗西南。属太平路。元末废。

  • 炉城

    指今四川康定县。清光绪黄懋材 《西輶日记》: “炉城二水夹流,三山紧抱,晨夕多风,终年积雪,盛夏犹服重裘。……实西南之锁钥,藏卫之喉吭也。”

  • 顿逊国

    亦称典孙或典逊。在今缅甸南端之丹那沙林附近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788引竺芝 《扶南记》 曰:“顿逊国属扶南。” 《梁书·海南诸国列传·扶南国》:“其南界三千余里有顿逊国,在海崎上,地方千里,城去海十里。

  • 宜兰县

    清光绪元年 (1875) 改噶玛兰厅置,属台北府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宜兰县。在台湾省本岛东北部,包括东北部海上钓鱼岛、黄尾屿、赤尾屿等岛屿,东临太平洋,西倚中央山脉。面积 2137.5 平方千米。人口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