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城镇

高城镇

即今湖北随州市东北五十四里高城镇。清乾隆三十九年 (1774) 移出山镇巡司于此,改名高城巡司。


(1)在山东省高青县东南部。面积110.4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城,人口1680。高城有二千余年的历史,西汉时为被阳侯国治所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为高苑县治。此为高苑旧城,建国后简称高城。1954—1970年先后为高青县高城乡、区和博兴县高城区。1971年为高青县高城公社,1984年建高城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等。有砖瓦、沙发制造、建筑、油棉加工等厂(队)。张田公路纵贯镇境西部,丁宋公路横穿镇境南部。古迹有狄城遗址、济水故道、扳倒井、滚龙桥等遗址。(2)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东部。面积183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城,人口6200。1949年为随县第五区。1956年改为高城乡,属天河口区。1958年属殷店光明公社;后改为高城公社,属殷店区。1963年高城公社改属万店区。1975年高城、兴隆、卸甲、七姑四公社合设高城公社,1984年改高城镇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棉花,盛产柞蚕茧。有酿酒、农副产品加工等厂。矿产有蛇蚊石。随小公路经此。(3)在四川省理塘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13平方千米。人口 6800。 镇人民政府驻高城,人口4400。该地海拔4187米,在四面环山的草坝上,因称高城。元李唐州、清清化县、民国初理化县均治此。1951年始为理塘县治。1958年设团结、建设乡。1979年为高城公社,1984年改乡,1985年改镇。产肉食、奶制品、皮毛等。为康南畜、土特产品集散地。川藏公路南线、理乡公路经此。有始建于明的黄教寺院理塘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云县

    清雍正三年(1725)改左云卫置,属朔平府。治所即今山西左云县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划归察哈尔省。1952年复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北部、长城南侧,北临内蒙古自治区。属大

  • 鸡宁车站

    即今黑龙江鸡西市。虎林铁路在此有支线通恒山煤矿。

  • 明福寺

    在今河南滑县旧城东南隅。隋仁寿四年(604),杜明福捐住宅为寺。故名。唐开元时曾在寺内建小石塔,后又修大塔。据文献记载,此塔建于唐宝历二年 (826)。但从建筑形式及塔内文物推测,塔可能建于北宋初年。

  • 杏林堡

    明置,属广宁前屯卫。即今辽宁绥中县(绥中镇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广宁前屯卫:杏林堡“在卫东五十里。宣德三年增置中后千户所于此”。

  • 飞云渡

    在今浙江瑞安市南飞云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瑞安县:飞云渡在“县南七里安阳江津济处也。波流汹涌,横截南北,有飞云关,往来者必出于此渡”。

  • 黑狼口

    即今天津市宝坻县东南三十五里黑狼口乡。清为县中巨镇。乾隆 《宝坻县志》 卷6: 县南“黑狼口者亦巨镇也”。

  • 湖口

    即今江西湖口县治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齐中兴元年 (501),萧衍命邓元起攻江州,“元起将至寻阳,(陈) 伯之收兵退保湖口”。胡三省注: “湖口,彭蠡湖入江之口。” 五代南唐置湖口县。即今江西省鄱阳湖

  • 兴隆场

    ①即今四川泸县北桐兴乡。清嘉庆《泸州志》卷2:兴隆场“距州一百里”。产煤。②即今四川安岳县南六十里兴隆镇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兴隆场“在治南六十里”。③即今四川中江县西南兴隆镇。清光绪《潼川府志》

  • 柏关寨

    在今甘肃西和县城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9西和县: 柏关寨 “宋南渡时,置寨于此,以保蜀口”。

  • 永定陵

    北宋真宗赵恒的陵墓。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芝田镇东南、蔡庄村北岭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