驳髯水
约当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内一水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天兴二年(399),命诸将分三道大袭高车,“车驾亲勒六军从中道自駮髯水西北”。即此。
约当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内一水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天兴二年(399),命诸将分三道大袭高车,“车驾亲勒六军从中道自駮髯水西北”。即此。
春秋之要塞。在今河南信阳县南豫、鄂界上。《左传》:定公四年(前506),吴伐楚,楚司马戌建议“还塞大隧、直辕、冥厄”。南北朝时为义阳三关之一的武阳关。一说为黄岘关。古关隘名。在今河南省信阳市南豫、鄂界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置,属扬州路。治所在姚刘沙 (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响哃镇一带)。至正十二年 (1352) 徙州治于故城东北十五里之东沙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为县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
金置,属东阿县。当在今山东东阿县境。古镇名。金置,确地不详,当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境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东平府东阿县有木仁镇,即此。
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南。唐乾封元年(666年),高宗封泰山,又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之碑,名封祀坛曰舞鹤台。
即石国。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石,或曰柘支。”
①西汉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。东汉建武六年 (30) 废。南朝宋永初时复置,属义阳郡。南齐属北义阳郡。北魏废。②西汉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衡阳县 (西渡镇) 西。东汉改为重安侯国。
唐置,属充州。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江口县北。属充州。后废。
1949年7月当地解放后由宣城县城区析置,隶皖南行署区。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。1950年撤销,并入宣城县。1987年撤销宣城县,改设宣州市。在安徽省东南部,东北接江苏省,东南邻浙江省。面积1.23万平方
唐武德三年(620)改白鹿县置,属雍州。治所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三十二里石门村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白鹿县置,治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。属雍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
即兀剌海。又作兀剌孩、兀良海牙。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。一说在今甘肃山丹县北之龙首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