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龙县

马龙县

1913年改马龙州置,后属云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云南马龙县。1916年直属云南省。


在云南省东部。属曲靖市。面积1751平方千米。人口19.1万。辖5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通泉镇。马龙源自彝语麻笼,麻为“兵”,笼为“城”,意即“驻兵的城”。西汉设铜濑县,属益州郡。东汉作同濑。三国蜀汉属建宁郡。唐初设同起县,属南宁州。天宝末废。南诏、大理名曲轭,纳垢部所居,属石城郡。元初置纳垢千户所。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置马龙州,属曲靖路。明属曲靖府。1913年降马龙州为县,属滇中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属曲靖专区。1960年并入曲靖县,1962年析出复置。1970年属曲靖地区,1997年属曲靖市。地处滇东喀斯特高原中部,低山丘陵广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马铃薯、油菜籽。为全国烤烟生产基地县之一。工业有机械、化工、采矿、建材、农具、水泥等。特产荞丝、花椒油、干巴菌。贵昆铁路和贵昆公路、昆曲高速公路横贯县境。名胜有龙洞、耍水龙潭、香炉山等。纪念地有陆家庄红军纪念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默特右翼旗

    亦名归化城土默特右翼都统旗。后金崇德元年(1635)分归化城土默特部置,设都统,后属绥远将军。治所在归化城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)。1949年并入土默特左翼旗,改为土默特旗。古旧旗名。清顺治五年(1

  • 土僚蛮江

    又作土老蛮江、秃剌蛮江。即今云南东北部之横江。元代称土僚蛮江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乌蒙路:“土僚蛮江,两山夹束五百余里,水中多巨石,湍口峻急,如万马奔,惟五板小舟可行,容使客二人,而水工六人。”

  • 偏松城

    唐吐蕃军镇。在今四川小金县东境。《旧唐书· 吐蕃传》: “雅州经略使路惟明与三部落主赵日进等率兵三千进攻逋租、偏松城。” 即此。

  • 河上溪

    在今福建平和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平和县: “河上溪在县 (旧治在今县西南九峰镇) 东南。亦出大峰山。或云,大峰之支麓有旗山,水源出焉。流为西林溪。又南为云霄溪,即漳浦县漳江之上源也。”

  • 南䜌县

    西汉置, 属巨鹿郡。 治所在今河北巨鹿县北夏旧城。西晋初废,后复置。北魏太平真君六年(445) 废入柏人县,太和二十一年 (497) 复置,属南赵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 (586) 复置,属赵州。大业

  • 黄杨砦

    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岩前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永安县: 黄杨砦 “在县北黄杨岩下。旧名岩前砦,宋嘉定十七年,以其地险远,置砦守御。绍定四年,增兵戍守。元至元中,设巡司。明朝洪武初,改为黄杨砦巡司。十四年废

  • 耒阳县

    秦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即今湖南耒阳市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耒阳县“盖因水以制名”。汉属桂阳郡。南朝梁、陈间徙治骜山口(今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圩)。隋改洡阴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名耒阳县,属衡州。还治

  • 中渡店

    即中渡镇。在今河南息县南八里。《金史·完颜赛不传》:兴定元年(1217),“遣兵渡淮,略中渡店,拔光山、罗山、定城等县”。

  • 左人城

    即左人邑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四十里西雹水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滱水又东径左人城南。应劭曰:左人城在唐县西北四十里。县有雹水,亦或谓之为唐水也。”

  • 水峡贝子旗

    即绰尔罗斯北中旗。在今青海刚察县西,后迁青海海晏县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