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鞍镇

马鞍镇

唐置,为军镇,属嘉州。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十二里马鞍山。


(1)在浙江省绍兴县北部,北邻杭州市萧山区。面积53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章村,人口3000。以境内马鞍山得名。1949年为马鞍乡,1958年后改公社,1983年复为乡,1985年改置镇。1992年新二、新围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西瓜、葡萄、淡水鱼等。有纺织、印染、五金、建材、食品、皮革、化工、塑料、机械、电子等厂。杭甬高速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始建于春秋战国时的绍兴海塘。(2)在江西省崇仁县西部。面积129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鞍坪,人口820。传古时有一商人骑马经此暴病身亡,马鞍坠此坪上,故名。1950年属马鞍、中洲等乡,1958年合并设溪场公社。1964年改称马安公社,1984年改置马鞍乡,2001年改设镇。产甘薯、麻鸡等。有农机、电力、计量器、电器、酿造等厂。临八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汤溪塔、回澜桥和汤溪温泉。(3)在湖南省会同县境北部。面积121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相见,人口 1400。因地处马鞍山脚得名。1979年从马鞍村迁到相见。1958年建马鞍公社,1984年改乡,2001年置镇。主产稻。为县木材重点产地之一。焦柳铁路南北向贯穿全境,设有相见站。209国道经此。1935年红军长征过此,建有红军烈士墓。(4)在四川省仪陇县中部偏北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2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鞍,人口5000。清建场。因地处马鞍山麓,依山得名。1949年为马鞍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改乡,1985年置镇。1992年铁山、旭日二乡并入,1994年旭日乡划出。产棉花、蚕茧、油菜籽等。有农机、木材加工、编织、酿酒等厂和果园。镇西有四道隔火瓮门,将街房分成五段,存古镇风貌。为县东商业大镇。有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朱德故居及纪念馆。(5)在四川省资中县东北部。面积48.3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鞍山,人口1万。1949年为马鞍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置乡。1992年杨泗、皇觉二乡并入,2000年改建镇。有生猪、食草动物、物种水产养殖等业。有公路通县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甫县

    元至正中置,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东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中置,治今云南省晋宁县南大古城。属中庆路。寻废。

  • 乐安水

    即今贵州遵义县(南白镇)东北洛安江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乐安水“在宣慰司(今遵义市)东七十里。源出筋竹平里山涧,转流入乌江。舟楫济此无险,得以乐安”。

  • 河北三镇

    亦称河朔三镇。唐安史之乱后黄河以北卢龙 (治幽州,在今北京城西南)、魏博 (治魏州,今河北大名县东北)、成德 (治恒州,在今河北正定县) 三镇的合称。即“河朔三镇”。

  • 堕罗钵底国

    在今泰国南部湄南河下游,其都城即泰国之佛统。 名见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0“三摩呾吒”条。义净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 卷1作杜和钵底。《通典》卷188作投和。《旧唐书·南蛮列传》 作堕和罗。

  • 干谿

    又名干沟。春秋楚地。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,与城父集相近。《左传》:昭公六年(前536),“令尹子荡帅师伐吴,师于豫章,而次于干谿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临渝县

    ①一作临榆县。西汉置,属辽西郡。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县东北。东汉移治今河北抚宁县东榆关站 (一说在今河北山海关)。西晋废。②唐武德初置,为平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北滦县西北。二年 (619) 移州治卢龙县 (今

  • 生窦

    又作笙渎。春秋时鲁地。在今山东菏泽市北二十里。《左传》:庄公九年(前685),“杀子纠于生窦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生,又作笙或柽,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北。《左传》鲁庄公九年(前685年):杀子纠于生

  • 要龙山

   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7高州: 要龙山 “在电白县东六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电白县: 要龙山 “与双甑山相连,皆高耸”。

  • 四海冶堡

    明置,属永宁卫。即今北京市延庆县东七十六里四海镇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三》:四海冶堡“旧尝冶铸于此, 以有四水合流,名四合冶。元时往来上都,恒取道于此,后讹为四海冶。明天顺八年筑堡”。清于此设守备驻防,

  • 清腾县

    隋开皇七年 (587) 改梁安县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。大业三年 (607) 属竟陵郡。大业末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七年(587年)改梁安县置,治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南。属郢州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