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岭镇

马岭镇

北宋以故马岭县置,属通远县。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北马岭镇。


(1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北部、荔浦河支流马岭河北岸。面积143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岭街,人口2900。因地形似马,故名。1950年为荔浦县四区。1958年设马岭公社。1962年改区,1968年复公社,1984年置镇。地处喀斯特丘陵谷地。主产稻、豆类、薯类、花生。特产苎麻、夏橙、“荔浦芋”等。有农机修配、石灰、木器、饮料等厂。有农副产品集市,以“荔浦芋”、柑橙、“沙田柚”、荸荠为大宗。321国道经此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中东部。面积92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,33%壮族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岭街,人口 1430。以原马岭农场得名。原为马岭农场,1970年改置东方红公社,1979年改称马岭公社。1984年改乡,1994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蔗、木薯、花生、大豆、黄红麻等。有淀粉、水泥、机械、保健饮料等厂。农贸集市繁荣。209国道经此。(3)在四川省名山县东部。面积36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岭,人口1200。明代兴集,以地形似马得名。1949年为马岭乡,1958年为马岭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设马岭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农机、铁工、制茶、酿酒、发电、榨油、芒硝等厂。通公路。有汉代汉奉车都尉衙孝廉字继故里碑、唐摩崖造像四百余尊。(4)在四川省叙永县北部。面积96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岭,人口1700。因地处一条埂上,形似马鞍,故名。1950年为马岭乡,1958年为马岭公社,1984年改为马岭乡。1992年麦地乡并入置马岭镇。产蚕茧、茶叶、豆类。有农机、砖瓦、造纸、面粉加工等厂。川云公路东线经此。名胜有清凉洞明摩崖造像。(5)在贵州省兴义市北部、马别河畔。面积105平方千米,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岭村,人口5340。因境内马鞍山得名。1950年建马岭乡,1958年改马岭公社,1984年分置马岭镇和纳省乡,1992年合并建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早熟蔬菜、油菜籽等。特产柑橘。有农产品加工、建筑、酿酒、建材等业。贵州省兴义化工总厂驻此。324国道、兴普公路经此。名胜有马别河峡谷风景区。(6)在甘肃省庆城县北部。面积231平方千米。人口5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马岭,人口5500。以镇枕山岭,形似马,故名。西汉为北地郡治,汉、隋、唐为马岭县治,宋始设镇。1960年由阜城公社分设马岭公社,1983年改乡,1985年置镇。盛产黄花菜、甘草。石油藏量丰富。有黄酒、油脂、提蜡等厂。为长庆油田采油中心地段。211国道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叠泉

    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后。《清一统志·南康府一》:三叠泉“其泉下注盘石,三叠而后至地,亦名三级泉。游者谓上级如飘云拖练,中级如碎玉摧水,下级如五龙走潭,真天下绝景,非谷帘双瀑所可方”。又称三级泉、水帘泉。

  • 虎狮山

    在今广东龙门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龙门县: 虎狮山 “形若虎狮对峙,上有飞泉,下注蛟穴,流至县东五里为白沙水,引流可以溉田”。

  • 双瑞岩

    在今广西永福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双瑞崖“旧属永福县,其形如狮,岩在其口,深数十丈,中有佛像,皆石乳所凝结”。

  • 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年 (前522),“聊、摄以东,姑尤以南”。晋杜预注: “聊、摄,齐西界也。”古邑名。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北。齐景公二十六年(前522年),晏

  • 冯翊郡

    ①三国魏改左冯翊置,治所在临晋县(今陕西大荔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市、洛川县以南,宜君、蒲城二县以东,渭河以北地区。北魏移治高陆县(今陕西高陵县)。辖境缩小。北周废。隋大业三年(607)复置于冯翊县

  • 竹园铺

    即今四川井研县东南四十五里竹园镇。明正德《四川志》卷19犍为县有竹园铺。清属荣县。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荣县:竹园铺“在县西八十七里”。1951年划归井研县。

  • 皮林

    即今贵州黎平县南皮林乡。为下皮林。《明史·贵州土司传》:“国佐本洪州司特洞寨苗,颇知书,尝入永从学为生员,素桀黠,皮林诸苗推服之。”“皮林”系侗语音译,意为笔架。即今贵州省黎平县南皮林。明万历二十八年

  • 大丰县

    南朝梁置,属巴山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崇仁县西北。隋省入丰城县。旧县名。1951年改台北县置,治大中集(今江苏大丰市大中镇)。1996年撤销,改设大丰市。

  • 湖南

    唐方镇名。广德二年 (764) 置,初治衡州 (今湖南衡阳市),大历四年 (769) 移治潭州(今长沙市)。领潭、衡、郴、永、连、道、邵等州,相当今湖南长沙市以南及广东连江流域地区。中和三年 (883

  • 上岩山

    在今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南上岩一带,与广西交界处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万历二十九年(1601),洪州司特峒寨苗“石纂太逃广西上岩山,指挥徐时达诱缚之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贵州、广西、湖南三省区交界处,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