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圣川西城
即今河北阳原县城。明天顺四年(1460) 筑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万全都司: 顺圣川西城,“ 《边防考》: 成化十九年小王子寇大同诸堡,长驱入顺圣川,散掠蔚、朔诸州,因设南路参将驻顺圣西城,辖东、西城及蔚州境深井、滹沱、黑石、桃花等堡,本路阻山带河,为紫荆、倒马之障蔽”。
元弘州城,明洪武中省。天顺四年(1460年)筑城改称顺圣川西城。即今河北省阳原县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改置为西宁县。
即今河北阳原县城。明天顺四年(1460) 筑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万全都司: 顺圣川西城,“ 《边防考》: 成化十九年小王子寇大同诸堡,长驱入顺圣川,散掠蔚、朔诸州,因设南路参将驻顺圣西城,辖东、西城及蔚州境深井、滹沱、黑石、桃花等堡,本路阻山带河,为紫荆、倒马之障蔽”。
元弘州城,明洪武中省。天顺四年(1460年)筑城改称顺圣川西城。即今河北省阳原县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改置为西宁县。
辽建,属上京道祖州。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沙里河上游东岸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祖州:于越王城“太祖伯父于越王述鲁西伐党项、吐浑,俘其民放牧于此,因建城。在州东南二十里”。金废。
在今河南、山东境内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二》:嘉祐五年(1060),“河流派别于魏之第六埽,曰二股河,其广二百尺。自二股河行一百三十里,至魏、恩、德、博之境,曰四界首河。七月,都转运使韩贽言:‘四界首古大河
唐开元中置,属陇右节度使。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39鄯州: 临洮军 “开元中移就节度衙置,管兵五万五千人,马八千四百匹”。后废。
①北周置,属达化郡。治所在今青海同仁县境。隋开皇初并入达化县。②1912年改绥远城厅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隅新城。1913年撤销,并入归化县。③1913年改绥远州置,属吉林省依兰道
为胶济铁路支线。自山东张店(今淄博市)至博山。长39公里。清光绪二十九年(1903)动工修建,次年建成。今称博山线。
即今江西婺源县西中云镇。清康熙《徽州府志》卷1婺源县:三十都有中云村。光绪《婺源县志》卷2:三十都“中云,离城四十里”。(1)在江西省婺源县中南部。面积145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云,
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一》:马祖岩“在安仁县(治今锦江镇)南六十里。四面壁立, 仰观有隙如线。上有瀑泉飞下十余丈,岩间禅舍极幽邃。相传马祖道一于此卓锡”。
从河南浚县之道口镇 (今滑县城) 至沁阳县之清化镇 (今博爱县城)。全长约150公里。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动工修建,三十一年 (1905)修至柏山镇,西距清化仅十里,工辍。至1941年展筑至
在今湖北丹江口市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均州:小江口关在“州东南八十里,接光化县界。路出河南”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均州:小江口关,“《州志》以为即均口”。
1949年1月革命根据地由田家庵、大通、九龙岗、八公山四镇及周围农村析置,属江淮解放区。治九龙岗 (今安徽淮南市东南九龙岗)。同年7月改设淮南矿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