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静州

静州

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龙平县 (今广西昭平县)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地。贞观八年 (634) 改为富州。

②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治所清化县 (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南木门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旺苍县及南江县西南地。六年 (623) 徙州治地平县 (今旺苍县东北普济镇大营坝)。贞观十七年 (643)废。

③唐天授二年 (691) 改南和州置,治所在悉唐县 (今四川茂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茂县西北及黑水县部分地。开元时移治清道县 (今茂县西北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静川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静州。大历五年 (770) 徙于山险之地。北宋移治今茂县东。后废。

④五代时,改唐静边州都督府置,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。后汉乾祐初,属定难军。后废。

⑤辽边防城。天庆六年 (1116) 升金山县置,治所即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东北郊乌兰哈达苏木公主岭一号古城。金废。

⑥西夏置,治所在保静镇 (今宁夏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。元废。


(1)南朝梁置。治龙平县(今广西昭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、苍梧等县地。隋大业初三年(607年)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辖境仅有今昭平县一带。贞观八年(634年)改名富州。(2)武周天授二年(691年)改南和州置,治悉唐县(今四川茂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茂县西北部、黑水县东南部地区。开元时移治清边县(今茂县西北),后还治悉唐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静川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静州。北宋时移治今四川省茂县东。后废。(3)西夏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南望洪乡附近。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一带。元废。(4)辽天庆六年(1116年)于泰州金山县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东北公主陵一号古城。不久即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沭州

    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22海州沭阳县: “大业十三年土人臧君相反于沭阳县,置沭州。唐武德四年复为沭阳县。”

  • 庆云县

    ①辽太祖改密云县置,为祺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康平县东南三十五里小塔子。元废。②明永乐初改西无棣县置,属沧州。治所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旧庆云。清属天津府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

  • 阌山

    一作閺山。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。 《明一统志》卷29河南府: 阌山 “在阌乡县西南六十里。县以是得名”。

  • 石鼓寨

    ①在今福建同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同安县:石鼓寨“在县西南。《志》云,宋靖康间筑,以御山寇。故址尚存”。②在今广东台山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新宁县:石鼓寨在“县(今台山市)东三十

  • 宝丰 (豐) 镇

    ①北宋景德元年 (1004) 降宝丰县为镇,属弋阳县。故址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五十里。康定中复升为宝丰县,庆历三年 (1043) 又降为镇。②北宋置,属竹山县。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北保丰镇。③即今宁夏平罗县东

  • 雨施陂

    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光州光山县: “西南八里有雨施陂。永徽四年,刺史裴大觉积水以溉田百余顷。”

  • 固原州

    明弘治十五年 (1502) 置,属平凉府。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8固原州: “固本作故,时以此城为故原州城。讳故为固,后遂以名州。” 清同治十二年 (1873) 升为直隶州,属甘肃省。

  • 连山关

    明置,属定辽中卫。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西南连山关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2:连山关在“(辽阳)城东南一百八十里,朝鲜入贡之道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:连山关在“司东南百八十里。地有连山,因名。朝鲜入贡

  • 铺石河口

    亦作蒲石河口。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小蒲石河口。民国 《宽甸县志》 图:东南鸭禄江北有蒲石河。同书卷19: 蒲石河口产金。

  • 来苏县

    ①唐置,为夷宾羁縻州治。治所在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三十六里广阳城村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神龙初,夷宾州“自徐州还寄良乡之古广阳城,为县”。后废。②辽置,为苏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。金皇统三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