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静安寺

静安寺

在今上海市静安区西南部,南京西路、华山路口。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创建。原名沪渎重元寺,寺址在旧吴淞江下游沪渎港。北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) 改名静安寺。南宋嘉定九年 (1216) 迁芦浦之沸井浜畔,即今址。今静安区即因静安寺而得名。


(1)古迹名。在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。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创建,初名沪渎重元寺。唐改名永泰禅院,北宋大中祥符元年(1008年)始名静安寺。原在(苏州河)北岸,因江潮泛滥,危及寺基,南宋嘉定九年(1216年)移建芦浦沸井浜畔。元、明以后,屡修屡圮,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(1880年)重建。元人有所谓“静安八景”,即赤乌碑、陈朝桧、讲经台、虾子潭、涌泉、绿云洞、沪渎垒及芦子渡,历代题咏甚多,今均湮没。涌泉即沸井,俗称海眼,清末筑石栏,题曰“天下第六泉”。寺内尚有“云汉昭回之阁”石刻,是南宋淳熙十年(1183年)光宗赵惇当太子时为学士钱良臣之藏书阁所题,阁毁后移于寺内。1984年修复,重建大雄宝殿,内有国内最大的玉佛,高3.87米,宽2.6米,重11吨。2003年12月山门(天王殿)改建竣工。依宋代“营造法式”设计,上、下两层,高12米,宽19.6米,底下一层采用花岗石料,上面一层为歇山式单檐古建木结构,采用柚木制成。汉白玉栏杆上雕有静安寺寺徽。(2)区片名。在上海市静安区西南部。大致范围:乌鲁木齐北路以东、常德路以西、北京西路以南、延安中路以北的一片地区。南宋嘉定前,这里称西芦浦沸井浜,自嘉定九年(1216年)古刹静安寺由沪渎迁此后,渐称今名。清同治元年(1862年)辟建静安寺路(今南京西路)和十一年始创静安寺庙会后,逐渐形成人口稠密、商业繁盛地区。为市区主要商业中心和交通要道之一。定为静安寺文化旅游区。有静安寺、静安公园等。

静 安 寺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围塘

    即今广东广州市西南珠江西岸石围塘。广三铁路以此为起点。

  • 广年郡

    北周天和元年(566)置,属覃州。治所在广年县(今四川黑水县东北三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东部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广年县(一作广平县,治今黑水县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北部。属覃州。

  • 綦江县

    元末明玉珍改南平綦江长官司置,属播州。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四川卷: 綦江县以綦江 (水) 为名。明洪武中改属重庆府。《明史·神宗纪》: 万历二十七年(1599),“杨应龙陷綦江

  • 高力板

   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东南高力板镇。1946年科尔沁右翼中旗迁治于此。“高力板” 系蒙古语,是由 “高林百兴” 演变而来,意为临近河的平房。

  • 外富津河

    即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部东南流入日本海之阿瓦库莫夫卡河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:外富金河“在瑚叶克河北, 出锡霍特山东麓,东入海”。

  • 许浦

    亦作浒浦。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七十里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“淳熙元年,诏平江府守臣与许浦驻扎戚世明,同措置开浚许浦港。三旬讫工。”明弘治十二年(1499)复浚, 自城东达江口,长七十里有奇,寻废。今已淤

  • 东停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充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镇远县东北。属充州。后废。

  • 牛街礼拜寺

    在今北京市宣武区牛街。建于辽统和十四年(996)。明正统七年(1442)重修。清康熙三十五年(1696)又大修一次。主要建筑有礼拜殿、邦克楼、望月楼、碑亭等。建筑形式采用中国传统木结构式, 内部装饰有

  • 三陂站

    元置,在今湖北咸宁市北。明改为驿。

  • 都梁县

    东汉改都梁侯国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县东七里桥。三国吴宝鼎元年 (266) 改为武冈县。西晋复置都梁县,属邵陵郡。移治今湖南隆回县。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武冈市东北。以县西都梁山得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