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龙寺

青龙寺
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郊铁炉庙村之北。原名灵感寺,建于隋开皇二年 (582)。唐初废。龙朔二年 (662) 为观音寺,景云二年 (711) 改名青龙寺,会昌五年 (845) 易名护国寺。是当时最著名的寺院之一,也是日本佛教密宗的祖庭。北宋元祐元年(1086) 毁。


又称灵感寺、观音寺、护国寺。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铁炉庙村北高地上,即唐长安城新昌坊东南隅。始建于隋开皇二年(582年),初名灵感寺,后废。唐龙朔二年(662年)修复为观音寺,景云二年(711年)改名青龙寺。北宋元祐元年(1086年)以后,寺院被毁。为佛教密宗之根本道场,也是唐代传播佛教密宗主要寺院之一。在9世纪初至9世纪中叶,日本入唐求法的学问僧、请益僧颇多,其中被日本称为“入唐八家”的空海、圆仁、圆行、惠远、圆珍、宗蓉六人到长安后,皆在青龙寺受法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惜溪砦

    北宋置,属新化县。即今湖南新化县西南七十里锡溪乡。

  • 沈家庄

   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二十里林埭镇清溪桥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平湖县:沈家庄“在县东十里,亦曰沈塘, 与乍浦相近”。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,歼倭寇首领徐海于此。(1)古地名。故址在今浙江省平湖市东南

  • 普康镇

    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废普康县为镇,属安岳县。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。

  • 曲阜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(596)改汶阳县置,属兖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。《寰宇记》卷21曲阜县:“委曲长七八里, 故曰曲阜。”大业初属鲁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)废。八年(634)复置, 属兖州。北

  • 阳晋

    ①战国魏邑,后入秦。在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魏襄王十六年(前303),“秦拔我蒲反、阳晋、封陵”。即此。②战国时卫邑。在今山东郓城县西。《战国策·楚一》:张仪说楚王曰,“秦下兵攻卫阳

  • 葛峨镇

    亦作葛万镇。唐置,属荔浦县。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陈塘镇沙灵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东区县于此。《元和志》 卷37东区县: “葛峨镇在县城内。” 北宋废葛峨镇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南。唐

  • 阳胡城

    亦名阳壶。即春秋晋瓠丘。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镇南五里东滩村。《魏书·裴庆孙传》:正光末,汾州胡反,庆孙率兵“深入二百余里,至阳胡城。朝廷以此地被山带河,襟要之所,肃宗末,遂立邵郡”。又称阳壶城。在今

  • 凤城县

    1913年改凤凰厅置凤凰县,1914年因与湖南凤凰县重名改为凤城县,属奉天东边道。治所即今辽宁凤城市。1929年属辽宁省。1945年改属安东省。1949年属辽东省。1954年仍属辽宁省。1985年改设

  • 甲州

    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)筑土城,在今福建诏安县东。

  • 罗家疃堡

    即今山西朔州市东北罗疃村。《清一统志·朔平府》: 罗家疃堡 “在朔州马邑乡东二十五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