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州

青州

①古 “九州” 之一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海、岱惟青州。” 《周礼·职方》: “正东曰青州。” 海指渤海,岱即今山东泰山。古青州即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山东省北部地区。

②西汉武帝置,为 “十三刺史部” 之一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德州市、齐河县以东,马颊河以南,济南、临朐、安丘、高密、莱阳、栖霞、乳山等市县以北、以东和河北吴桥县地。东汉治所在临菑县 (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)。十六国时,刘聪部将曹嶷为青州刺史,乃移治广固城 (今山东青州市西北)。后为后赵、前燕、前秦所有。南燕慕容德都个固城,置青州于东莱掖城 (今山东莱州市)。东晋移治东阳城 (北齐置益都县,今青州市)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北海郡。唐复为青州。天宝初改为北海郡,乾元初复为青州。辖境相当今山东潍坊、青州、临朐、广饶、博兴、寿光、昌乐、潍县、昌邑等市县地。金改为益都府。

③东晋咸和中侨置青州于广陵县 (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)。南朝宋初并入南兖州。

④南朝宋泰始中与冀州合侨置于郁洲 (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)。梁侯景乱后地入东魏,改置海州。

⑤南朝梁太清二年 (548) 置,治所在齐通郡齐通县 (今四川眉山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32眉州: “青州,取汉青衣县为名也。” 另一说 《寰宇记》 卷74眉州: “青州,义取青城山为称。” 辖境相当今四川眉山、丹棱、青神等县地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为眉州。

⑥后燕置,治所在历城县 (今山东济南市)。后侨治新城 (今辽宁凌源市境)。《十六国疆域志》 卷12: “ 《后燕录》: 太元十二年,垂建兴二年,燕人进军历城,青、兖、徐州郡县壁垒多降。垂以慕容绍为青州刺史,镇历城。”

⑦唐置羁縻州,属邕州都督府。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流域。后废。


(1)古“九州”之一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海、岱惟青州。”《周礼·职方》:“正东曰青州。”海指渤海,岱即泰山。(2)西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。辖境约当今山东省德州市、平原县、高唐县以东,河北省吴桥县及山东省马颊河以南,济南、安邑、高密、莱阳、栖霞、乳山等市以北地。东汉治临菑(今淄博市临淄北)。魏、晋西北部略有缩小,而南部则扩展至今山东省日照市、莒县等地。十六国时,汉刘聪部将曹嶷为青州刺史,以临淄城大难守,移治广固城(今山东青州市西北)。后为后赵、前燕、前秦所有。慕容德都广固城,而于东莱城(今山东莱州市)置青州。东晋刘裕灭南燕,毁广固城,改筑东阳城(北齐移益都县治此,今山东青州市)置北青州。后复为青州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北海郡。唐武德初复为青州,辖境缩小,相当今山东省潍坊、青州、昌邑、寿光等市和博兴、广饶、临朐、昌乐等县地。天宝至乾元间曾一度改为北海郡。金改为益都府。(3)东晋咸和中侨置于广陵县(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)。南朝宋永初元年(420年)并入南兖州。(4)南朝宋泰始六年(470年)与冀州合侨置于郁洲(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)上,梁侯景之乱后地入东魏,改置海州。(5)南朝梁置,治今四川省眉山市境内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改为眉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阁院寺

    又称阁院禅林。俗称大寺。在今河北涞源县城内西北隅。《清一统志·易州》: 阁院禅林 “在广昌县 (今涞源县) 治北街。俗名大寺。东汉时创建。唐尉迟恭重修。有碑记”。又称阁院禅林寺,俗称大寺。在河北省涞源

  • 双岔沟镇

   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双岔乡。民国《辑安县乡土志》:“双岔河,城西一百二十五里。”

  • 探沂庄

    即今山东费县东南三十里探沂镇。清光绪《费县志》: 南尹社 “大探沂,有集”。

  • 含山

    ①又作㟏山、唅山。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。其山口称㟏口或唅口。自古有道由今闻喜东经垣曲县越王屋山渡河可达河南,称作含山路或唅口道。《旧唐书·张濬传》:大顺元年(890),张濬出

  • 浪藏寺

    亦作浪庄寺。在今四川得荣县。《清史稿·土司传》: 宣统三年 (1911) 二月,“ (赵) 尔丰以巴塘所属之得荣浪藏寺数年不服,派兵攻克之,设得荣委员”。

  • 自良站

    元置,即今广西容县东北自良镇。

  • 克楚驿

    清康熙时所设归化城西北至喀尔喀境推河驿站之一。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北境。民国张鼎彝《绥乘》卷7:“汉站由归化城起北七十里至昆都伦站,又西北九十里至乌兰布拉克,又西北九十里至克楚站。”

  • 商都县

    1918年改商都设治局置,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。治所在原兴和县七台 (今内蒙古商都县)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划归河北省。1958年并入张北县。1960年复置,1962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乌兰

  • 西龙门郡

    唐武德元年(618)改龙门郡置,治所在江油县(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旧州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平武县及青川县、江油市部分地。贞观元年(627)改为龙门州。隋义宁二年(618年)改平武郡为龙门郡,旋改为西龙

  • 蓼潭

   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泰始二年 (466),“庞孟虯进至弋阳,刘勔将吕安国等迎击于蓼潭,大破之”。胡三省注: “ 《水经注》: 决水径蓼县故城东,灌水会焉。所谓蓼潭。”在今河南省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