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冢

青冢

即王昭君墓。又名明妃墓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十八里大黑河南岸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 金河县有王昭君墓。《辽史· 地理志》 丰州: “青冢即王昭君墓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青冢 “在府西北塞外,相传王昭君冢也。地多白草,此冢独青,因名”。王昭君 (亦名王嫱),为西汉元帝后宫人,竟宁元年 (前33),赐给匈奴呼韩邪单于为阏氏 (王后),死后葬于此。今墓高33米,有级可登。《辽史·天祚皇帝纪》: 保大三年 (1123) 四月,“金兵围辎重于青冢,硬寨太保特母哥窃梁王雅里以遁。秦王、许王诸妃、公主、从臣皆陷没”。即此。


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昭君墓。“汉王昭君葬于此,其上草色常青,故名青冢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《辽史·天祚皇帝纪》:保大三年(1123年),“金兵围辎重于青冢”,即此。详“昭君墓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京口埭

    在今江苏镇江市北江南河入江口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丹徒县: “开元二十二年,刺史齐澣以州北隔江,舟行绕瓜步,回远六十里,多风涛,乃于京口埭下直趋渡江二十里开伊娄河。”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江南河入江口。用

  • 汉初县

    南齐置,属东宕渠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县南青居镇。梁大同中为新兴郡治。西魏属清居郡。隋属涪陵郡。唐武德初属合州,天宝初属巴川郡,乾元初复属合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废入南充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

  • 东明集

    即今山东东明县南三十里东明集镇。亦曰南东明集。金时移东明县治此。

  • 乌林港

    在今湖北武穴市西长江北岸。清置汛于此。

  • 桥头集

    ①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北五十里东桥镇。清乾隆 《六安州志》 卷3: 桥头集在 “州西北二十里”。②即今安徽肥东县东南桥头集镇。清光绪 《续修庐州府志》 卷3: 桥头集“ (距城) 七十里”。

  • 三原县

   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嵯峨山北。永安元年(528)移治清水峪(今三原县西北),为建忠郡治。北周属冯翊郡。隋属京兆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废。六年复置,属北泉州。治

  • 甘谷驿

    即干谷驿。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。

  • 萧城

    ①在今安徽萧县西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萧 “有萧城”。《梁书·兰钦传》: 大通元年(527),“攻魏萧城,拔之”。即此。②在今山东冠县北馆陶东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东昌府二》: 萧城 “宋景德元年,辽萧

  • 桥头驿

    ①即今辽宁本溪市南桥头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 辽宁本溪县: “桥头,此地一名细河沿,合附近村落,又名白云寨,距今百年前,因细河流急,车马交通不便,居民于此架土桥,始有桥头之称。”清光绪 《奉天

  • 三峰山

    ①在今江西贵溪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07信州贵溪县:三峰山“一名天冠山。三峰鼎立,有泉从崖隙东西泻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1广信府:三峰山“在贵溪县南二里。三峰相并,东连王表岩,西接五面山,南北孤绝”。因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