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雒县

雒县

西汉高帝时置,属广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31 雒县: “县南有雒水因以为名。”王莽改为吾雒。东汉复名雒县,为广汉郡治。初平中徙益州治此 (后徙治成都)。西晋泰始二年 (266) 为新都郡治,太康六年 (285) 复为广汉郡治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属益州,十八年(598) 改为绵竹县。大业初复为雒县,属蜀郡。唐武德初属益州,垂拱二年 (686) 为汉州治,天宝元年 (742) 为德阳郡治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汉州治。蒙古中统元年 (1260) 废入汉州。明玉珍复置,为汉州治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又废入汉州。

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四川省广汉市北五里巷。属广汉郡。东汉为广汉郡治,兼设益州于此。东晋或南朝宋移治今市(雒城镇)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绵竹县。大业初复旧名。唐后为汉州治。蒙古中统元年(1260年)废入汉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界溪河

    即今陕西平利县东南之冲河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: 界溪河 “在平利县东南二十里。一名冲河。自湖北郧阳府竹溪县流入,北流至洵阳县界入闾河”。

  • 华容镇

    即今湖北鄂州市西北华容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武昌县:华容镇“在县西五十里。旧置镇于此。唐为禅林寺”。在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北部、长江南岸。区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4平方千米。人口6.2万。以华容寺得名。宋

  • 三天竺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,上、中、下天竺山的合称。周密《武林旧事》卷5:三天竺“自灵鹫至上竺郎当岭止”。

  • 苎溪

    ①在今福建同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同安县:苎溪“在县西三十里。出莲花峰,东南流。县南有小同溪,出南安县南界洪岩山流合焉,又南入海”。明正统元年(1436)置巡司于此。②即今四川万县市之苎溪河(朱溪

  • 南高平县

    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高平县置,属邵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隆回县东北高平镇石脚村。后复名高平县。

  • 龙泉谷

    在今青海西宁市西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刘元鼎“逾湟水,至龙泉谷,西北望杀胡川,哥舒翰故垒多在”。

  • 卢子城

   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济北郡卢县有卢子城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济水又北径周首亭西……今世谓之卢子城,济北郡治也。京相璠曰:今济北郡所治卢子城,故齐周首邑也。”

  • 龙泥城

    在今四川会理县南十里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武安州,蛮称龙泥城。”十七年(1280)改为武安州。

  • 九龙乡

    即今福建漳平市。明成化七年(1471)置漳平县治此。即今福建省漳平市。本属龙岩县,明成化六年(1470年)析龙岩县居仁、聚贤、感化、和睦、永福等五里置漳平县,治九龙乡,即此。

  • 大围山

    ①在今湖南浏阳市东北一百五十里。旧名首裨山。山顶有白沙湖,广袤五十余里。流分四派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浏阳县:大围山“冈峦围绕,盘踞四县,因名大围”。②亦作大城关、大围关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八十里大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