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县
战国秦以旧都雍邑置,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南七里南古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2凤翔府天兴县: “四面高曰雍。又四望不见四方,故谓之雍。” 秦属内史。汉属右扶风。三国魏属扶风郡。北魏移治今凤翔县东南义坞堡,为平秦郡治。西魏为岐山郡治。隋初移治今凤翔县,大业初为扶风郡治。唐为岐州治,至德二年 (757) 改名凤翔县。
古县名。秦灵公后置,治今陕西省凤翔县南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名凤翔。汉置铁官。北魏后历为平秦郡、岐州、岐山郡、扶风郡、凤翔郡治。
战国秦以旧都雍邑置,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南七里南古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2凤翔府天兴县: “四面高曰雍。又四望不见四方,故谓之雍。” 秦属内史。汉属右扶风。三国魏属扶风郡。北魏移治今凤翔县东南义坞堡,为平秦郡治。西魏为岐山郡治。隋初移治今凤翔县,大业初为扶风郡治。唐为岐州治,至德二年 (757) 改名凤翔县。
古县名。秦灵公后置,治今陕西省凤翔县南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名凤翔。汉置铁官。北魏后历为平秦郡、岐州、岐山郡、扶风郡、凤翔郡治。
唐钵罗州治所。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北巴格兰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钵罗州以兰城置。”
即吴国。又作句吴、工吴。周太王子太伯、仲雍所建。初都蕃离 (一作梅里,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南),后迁都吴 (今江苏苏州市)。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。
在今贵州施秉县东。镇阳江水所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镇远府偏桥长官司: “瓮蓬洞在司东十五里。江水经此而出,隘口凡五,行舟过此,如入瓮中,瓮蓬关以此名。”
古族名。《史记·大宛传》: “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,名曰滇越,而蜀奸出物者,或至焉。”秦、汉时期滇越在今云南腾冲一带,处从蜀通身毒的交通要道上。
一名甪直。即今江苏苏州市东南甪直镇。唐陆龟蒙居此,故龟蒙号甫里先生。龟蒙墓在镇旁。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。唐文学家陆龟蒙曾居此,自号甫里先生,著有《甫里集》。
简称鹤楼。在今四川南充市内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6顺庆府:仙鹤楼“在郡治之后子城之上,下瞰大江,实为郡治亭台之观”。邵伯温《鹤山楼》诗:“春去秋来好风月,鹤楼端胜庾公楼。”
即石汗那。都艳城(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;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)。
①在今江苏泰州市城南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 济川桥 “一名高桥。跨运盐河,达通州如皋孔道”。②在今安徽宣州市东门外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5宁国府: 济川桥 “在府城东阳德门外。隋开皇中建。旧名永安。
即今江西德兴市东六十六里龙头山镇 (暖水)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1: 德兴县东有暖川。
①在今江西星子县北四十三里庐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5南康军: 凌霄峰 “在庐山昭德观之北。岩石玲珑,周回道左,巉岩万状,乔木干霄。前对五老峰如宾客。此山之绝致也。有朋真尼院,依岩而居”。②即凌霄山。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