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化县
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属桂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黄村镇大化。大业初属始安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为立山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南、蒙江南岸,属桂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为立山县。
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属桂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黄村镇大化。大业初属始安郡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为立山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南、蒙江南岸,属桂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为立山县。
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(中庐)县故城南有水出西山,山有石穴出马,谓之马穴山。”
即今新疆洛浦县西玉龙喀什镇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4:“《西域图志》,和阗所属回庄……曰玉珑哈什城,东南三十里。在玉珑哈什郭勒环抱之内。民物繁庶,无城垣,居六城之一 。”
又名良余山、李陵山。俗称连枷山、蓝家山。在今安徽肥西县西。《水经·肥水注》: “肥水出良余山,俗谓之莲枷山。” 杨守敬认为良余山即紫蓬山,亦即 《寰宇记》 所称蓝家山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48庐州: 紫蓬
唐置,在今浙江余杭市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杭州 “有临平监”。杜牧 《樊川文集》 卷13《上盐铁裴侍郎书》: “至如睦州百姓,食临平监盐。”即此。
亦名沙底、萨底。在今西藏察隅县西南下察隅地区。为僜语地名。现仍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宿松县: 浮湖 “在县东南六十里,又东十里曰黄湖”。
一名思湖。在今江苏金坛市南六里。宋《嘉定镇江志》卷6:白龙荡“在县南六里,龙祠在焉。庙前有亭,湖山极可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金坛县:白龙荡“旧名思湖。宽衍蓄水,以纾下田之涝。今为居民筑埂,擅菱
1949年解放后由龙游县城区析置,治所即今浙江龙游县。1949年10月撤销,并入龙游县。
即今河北丰润县西南三十里老庄子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丰润县图:南有老庄子镇。
在今浙江余杭市东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 天玺元年 (276),“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雍塞,今更开通。长老相传: 此湖塞,天下乱; 此湖开,天下平”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临平湖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