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陵阳山

陵阳山

①在今安徽宣州市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15宁国府: 陵阳山 “在宣城。一峰为叠嶂楼,一峰为谯楼,一峰为景德寺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5宁国府: 陵阳山 “在府城内。冈峦盘屈,孤峰秀拔,为一郡之镇。宋郭祥正诗: 陵阳三峰压千里,百尺危楼势相倚”。

②在今安徽黄山市西北广阳乡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旋溪水 “出陵阳山下,径陵阳县西为旋溪水,昔县人阳子明钓得白龙处。后三年,龙迎子明上陵阳山,山去地千余丈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28石埭县: 陵阳山 “在县北三十里。窦子明于此得仙”。

③即今安徽青阳县西南九华山。陵阳建县后,山因县名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旋溪水出陵阳山下,“昔铚县人陵阳子明钓得白龙处。后三年,龙迎子明上陵阳山,山去地千余丈”,即此。为古道教圣地之一。


古山名。(1)在今安徽省宣城市北。唐陆龟蒙《怀宛陵旧游》诗“陵阳佳地昔年游”,即此。(2)在今安徽省石台县东北广阳镇,接黄山市界。《水经注·沔水》:旋溪水出陵阳山下,阳子明得仙于此山,并钓得白龙,因以为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作鄎。西周封国。在今河南息县西南十五里。春秋时为楚所灭。《左传》: 隐公十一年 (前712),“息侯伐郑,郑伯与战于竟,息师大败而还”。又,《左传·庄公十四年》 载: “楚子如食,以食入享,遂灭息。

  • 兴教镇

    北宋置,属彰明县。在今四川江油市北四十里武都镇(旧江油县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江油县:“至正中,尝迁县于兴教镇,属广元路,即今治也。”

  • 阿弩越城

    在今巴基斯坦控制区克什米尔北部之古皮斯。《旧唐书·高仙芝传》:天宝年间,高仙芝等破吐蕃军于连云堡,“三日至坦驹岭,直下峭峻四十余里。仙芝料之曰:‘阿弩越胡若速来迎,即是好心。’ ……越胡果来迎。明日,

  • 右厢朝顺监军司

    简称右厢监军司。西夏置,治所在克夷门(今宁夏银川市西北贺兰山口)。元废。西夏置,治克夷门(今宁夏银川市北贺兰山口)。元废。

  • 新安墟

   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新安镇。明万历 《高州府志》 卷1: 化州有新安墟。清光绪 《高州府志》 卷10化州: 新安墟在 “州西六十里”。

  • 宜城侯国

    东汉改宜城县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十五里楚皇城遗址。三国魏复为宜城县。

  • 上雄关

    明置,属石泉县。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石泉县:“西北有上雄关。”

  • 硖口镇

    一名峡口镇。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 作 “硖口”。

  • 英德县

    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英德州置,属韶州府。治所即今广东英德市。民国初属广东岭南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94年改设英德市。古旧县名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降英德州为县,治今广东省英德市英城

  • 林子口

    又作临资口或临泚口。即今湖南湘阴县西二十九里湘江西岸之临资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沙府湘阴县: “县丞驻林子口。” 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