陵井监
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改陵州置,为盐监。治所在仁寿县 (今四川仁寿县)。《寰宇记》 卷85陵井监: “按 《图经》: 汉时有山神号十二玉女,为道人张道陵指陵上开盐井,因此陵上有井名陵井。”监以陵井名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、井研二县地。宣和四年 (1122) 改为仙井监。
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改陵州置,治仁寿县(今属四川),属成都府路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仁寿、井研二县地。宣和四年(1122年)改为仁井监。盛产井盐。
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改陵州置,为盐监。治所在仁寿县 (今四川仁寿县)。《寰宇记》 卷85陵井监: “按 《图经》: 汉时有山神号十二玉女,为道人张道陵指陵上开盐井,因此陵上有井名陵井。”监以陵井名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仁寿、井研二县地。宣和四年 (1122) 改为仙井监。
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改陵州置,治仁寿县(今属四川),属成都府路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仁寿、井研二县地。宣和四年(1122年)改为仁井监。盛产井盐。
西域国名。一作破洛那、拔汗那。又作钹汗、判汗、捍、宁远。唐代都于渴塞城(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之卡散赛)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下》:显庆三年(658),“以渴塞城为休循州
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五里忻口村,两山相夹,滹沱河流经其间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十一年(615),突厥围雁门后,“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”,围遂解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忻州引《土地记》:“汉高出平城之围,
古国名。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,或兼称此二岛。首见于 《太平御览》 卷787引 《元嘉起居注》,作阇婆洲。《宋书·夷蛮传》作阇婆婆达。《高僧传·求那跋摩传》 作阇婆。公元5世纪中期以后,同中
西汉置,属胶东国。治所在今山东莱阳市南七里。东汉属北海国。西晋属长广郡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莱阳市南。属胶东国。北齐省。
在今福建南安县北三十二里杨梅山东南麓。宋建。有山门、大雄宝殿等。有洗心泉、缓步径、芭蕉阪、山月楼四景和晴窗晓日、花坞晚霁、薜萝凝烟、北牖凉风、苔阶浥露、山楼夜月、石窦鸣泉、空庭蕉雨八趣。民国间福建省佛
即今北京市海淀北唐家岭。位于海淀区与昌平县交界处。明顾炎武 《昌平山水记》 卷上:“道出 (昌平) 州城之西南,距州四十五里,有唐家岭店者,亦车驾所驻也。往者车驾北征,徐行则次唐家岭。”
即清凉城。在今河北清苑县东南清凉城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永和六年 (350),前燕慕容㑺伐后赵, “击邓恒于鲁口, 军至清梁”, 即此。即“清凉城”。
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5宾州:永昌岩“在迁江县。崇奉石佛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迁江县:永昌山在“县西(北)七里。石岩阔大”。
在今江西乐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乐平县:毛桥“在县东十里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铜陵县北部。流潭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790。产稻、棉花、小麦、黄麻等。有轮窑、阀门等厂。铜永公路经此。
①在今广西来宾县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来宾县:“北有白云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来宾县:白云洞“在来宾县北二十里。洞深邃,尝有白云覆其上”。②一名龙洞山、龙洞岩。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六里。《舆地纪胜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