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东
地区名。指今河南陕县以东黄河下游地区。西周成王时,周公、召公分陕 (即陕陌,在今陕县西南) 而治,陕东归周公治理,以西归召公治理。《元和志》 卷6陕州: “周为二伯分陕之地,《公羊传》曰: 自陕以东,周公主之。自陕以西,召公主之。”
古地区名。周成王时,周、召二公分陕而治,东归周公,西归召公治理。后人一般认为陕为陕陌(今河南陕县西南),因称陕陌以东地区为陕东,以西作陕西。
地区名。指今河南陕县以东黄河下游地区。西周成王时,周公、召公分陕 (即陕陌,在今陕县西南) 而治,陕东归周公治理,以西归召公治理。《元和志》 卷6陕州: “周为二伯分陕之地,《公羊传》曰: 自陕以东,周公主之。自陕以西,召公主之。”
古地区名。周成王时,周、召二公分陕而治,东归周公,西归召公治理。后人一般认为陕为陕陌(今河南陕县西南),因称陕陌以东地区为陕东,以西作陕西。
在今四川南江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南江县: 莎鼻渡 “在县西。《剑州志》: 剑门山东连莎鼻,西接绵州,凡二百三十一里。盖指此也”。
又名南方泉镇。即今江苏无锡市南三十里南泉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无锡县图: 南有坊前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无锡县南有 “南坊前镇”。
亦作石膏铺。即今四川仁寿县西北八十七里视高乡。清光绪 《仁寿县志》 卷1: 北路有石膏铺。民国改作视高铺。
在今浙江杭州市北大关。清雍正《浙江通志》卷86:“附关有桥曰北新,故以名关。”为杭州城北门户,商旅辐凑,明成化中设户部分司驻此。清设千总驻防。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北。明成化中,设户部分司驻此,清设千总驻防
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门内,为清凉山之支阜。《金陵胜迹志》卷2“小仓山”条引《待征录》:“南唐时建仓其上,故名。”清袁枚筑随园于此。
即吐番。 《大唐西域记》卷4载:大雪山中有苏伐剌拏瞿呾罗国即东(西)女国,“东接土蕃国,北接于阗国”,此指今西藏。即“吐蕃”。
元置。在今山西襄汾县西。明废。元时置,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。明时废。
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罗城县: “洪武二年十月以罗城乡置,属融州。”
即今江西宜春市东彬江镇。明嘉靖 《袁州府志》 卷2: 宜春县东有彬江市。民国 《宜春县志》 卷11: 彬江 “距城四十里。市集环列,东部货物集合之区,出产富饶,水陆便利,商业颇称繁盛”。
①五代汉乾祐二年(949)建,在今河北赵县西门外清水河上。长32米,宽7.7米,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与赵州桥(大石桥)相似,有小石桥之称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②又名八里桥。在今北京市通县西八里。为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