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陈郡

陈郡

秦置,治所在陈县(今河南淮阳县)。西汉改为淮阳国。东汉章和二年(88)改为陈国。建安初又改为陈郡。三国魏黄初六年(225)改为陈国,七年(226)又改为陈郡。西晋咸宁中并入梁国。永康二年(301)复置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、沈丘、鹿邑等县及西华县一部分地。南朝宋移治项县(今沈丘县槐店回族镇)。北魏移治废陈县(今淮阳县),属豫州。东魏属北扬州。北齐为信州治。北周为陈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


秦置,治陈县(今河南淮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太康、柘城县以南,扶沟、确山县以东,安徽省太和、颍上县以西,及河南、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。西汉高祖十一年(前196年)置淮阳国,领陈、颍川两郡,此后,吕后、文帝两度以郡置淮阳国。文帝十二年(前168年)淮阳国除为陈郡,又析郡南部置汝南郡,辖境减缩。景帝二年(前155年)以郡置淮阳国,次年国除为陈郡,元康三年(前63年)复改置淮阳国。东汉章和元年(87年)国除为郡,次年改为陈国。建安二年(197年)国除为郡,治陈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周口市和淮阳、鹿邑、柘城、太康、西华等县地。属豫州。三国魏复为陈国,以曹植为陈王。后植子志徙封济北王,又改为陈郡。南朝宋移治项县(今河南沈丘县)。魏、晋、南朝宋属豫州,东魏属北扬州,北齐属信州,北周属陈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梓潼县

    西汉元鼎元年 (前 116) 置,为广汉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梓潼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84梓潼县: “以县东倚梓林,西枕潼水,以此为名。” 东汉属广汉郡。建安二十二年 (217) 为梓潼郡治。西晋永嘉后徙郡

  • 三江营

    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南大江北岸三江营,隔江与圌山遥对,为江防要地。清康熙间曾设盐政同知于此,雍正间改三江营同知,设盐务道统领之。

  • 茶店场

    即今四川永川市东茶店乡。清光绪 《永川县志》 卷3: 茶店场在 “县东十五里。创自前明。相传建文帝过宿,茶庵乃其遗址,场因名焉。庵在街西,铺户百余家。……为川东大道”。

  • 乌垣

    乌鲁木齐城(迪化城)简称。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。清王定安《湘军记》卷19:同治九年(1870),阿古柏“潜勾马仲自吐鲁番共攻妥明。妥明乞降,帕夏仍令为清真王,踞守乌垣”。

  • 龙石县

    唐开成四年(839)置,为平原羁縻州治。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。后废。

  • 中堡河

   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肃宁县:中堡河在“县东北三十里。《志》云:保定府蠡县以东、高阳县以南之水,溢入于县境,播为洋东五十二淀,俱注于中堡河,流经雄县界,会于瓦济河。其洋东五十二淀,俱在

  • 南襄阳郡

    西魏改南襄郡置,治所在重阳县 (北周改思安县,今湖北南漳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(1)北周置,治叶县(今河南叶县南旧县镇)。隋开皇初废。(2)西魏改南襄郡置,治重阳县,北周改治思安县(今湖北南漳县)。隋初废

  • 黄梅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新蔡县置,属蕲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大河镇东一里白花坂。《元和志》 卷27黄梅县: “因县北黄梅山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蕲春郡。唐属蕲州。元属蕲州路,徙治今黄梅县。明属蕲州

  • 熙宁县

    ①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、郁南、罗定等市县境。隋开皇中废。②南朝宋文帝时置,属新宁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。元嘉二十年 (443) 废。

  • 碗子城

    又作盌子城。在今山西晋城市南九十里碗城村。《元史· 察罕帖木儿传》: 至正十八年 (1358),“乃分兵屯泽州,塞碗子城,……以杜太行诸道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泽州 “太行山” 条: “州南九十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