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阿里山

阿里山

在今台湾省嘉义县东北。主峰阿里山海拔2480米。清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1“诸罗诸山”中有“阿里山”。今嘉义县东北有阿里山风景区,为闻名中外的观光胜地。


(1)山脉名。在台湾省本岛西部。为台湾岛四行平行山脉最西列。以山胞狩猎首领阿巴里为名。北起鼻头角,南到高雄附近。长约300千米。近南北走向。为褶皱山。海拔 1000 米左右。狭义的阿里山,指浊水溪南、玉山主峰以西的高峰区。主峰大塔山,海拔 2663 米。现为台湾最大林区,现剩下的天然林已不多,主要开发为旅游区。以云海著称,山上有一树龄三千年以上的红桧,号称“神木”。名胜有姐妹潭。(2)景区名。在台湾省嘉义县以东。阿里山脉中心群峰的总称。主峰大塔山海拔 2663 米;次为塔山,2480 米。有森林铁路登山,共长82.6千米。阿里山区是台湾著名天然森林区,古木参天,其中的一株老红桧,高约53米,树龄达 3000 年,被称为“神木”。阿里山风景以大塔山断崖、塔山云海和祝山观日出等最为有名。山间气候温和,虽届盛夏,远胜北国凉秋,加以风景绮丽,林木葱茏,为全台最佳避暑胜地。三四月间林海樱花烂漫,红白辉映,深山景色,另是一番妩媚。

阿里山姐妹潭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阜城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古城镇。东汉废。西晋复置,仍属勃海郡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移治今阜城县。隋属信都郡。唐属冀州,天祐二年 (905) 改名汉阜县。五代汉复名阜城县。北宋属永

  • 吉贝屿

   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之北。清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3:吉贝屿“澎民常往张网捕鱼”。

  • 洋泽镇

    又名杨宅。即今江西安福县西洋溪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吉安府安福县: “西有罗塘巡检司,治洋泽,后迁江背,俱仍故名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二》: 萝塘巡司 “在安福县西九十里洋泽寨。宋初置巡司于时砻镇,

  • 鸭绿江

    古名马訾水。一作鸭渌水,又名益州江。在辽宁、吉林东南部,今为中朝两国界河。源出长白山,西南流入黄海。唐杜佑 《通曲》 卷186高句丽: “马訾水,一名鸭绿水。……不色似鸭头,故俗名之。” 《隋书·宇文

  • 洭州

    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西衡州置,治所在今含洭县 (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部地。开皇二十年 (600) 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治所在浛洭县 (今英德市西北浛洸

  • 安砂镇

    即今福建永安市西北安砂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福建省永安市西北部、九龙溪下游。面积300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砂,人口970。因淤沙固岸,故名。明时已有安砂镇。1957年设安砂乡,19

  • 奇乾县

    1921年改奇乾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东北奇乾乡。1934年改设额尔古纳右翼旗。旧县名。1921年由奇乾设治局升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奇乾乡。1933年改设额尔古纳右旗

  • 靖海卫

    明洪武三十一年 (1398) 置,属山东都司。治所即今山东荣成市西南靖海镇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 省入文登县。(1)古地名。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置,治今山东省荣成市西南靖海。属山东都司。清

  • 隐遁暗沙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,位于安波沙洲北约32海里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斯塔格司滩。1947年改名隐遁暗沙。

  • 杯渡山

    又名屯门山。即今广东深圳市西南头镇。一说即今香港新界屯门青山。据 《舆地纪胜》 卷89广州: “世传云,杯渡禅师渡海来居杯渡山”,因名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新安县 “梧桐山” 条下:杯渡山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