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泾镇
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长泾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江阴县:长泾镇“在县东七十里。居民稠密,与无锡县分界。由此出常熟,亦为通道”。
在江苏省江阴市东南部、长泾河两岸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5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泾,人口 7500。宋至明称长泾市。清名长泾镇。1949年置长泾镇,1956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6年置镇。2001年河塘镇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养殖业发达。有针织、机械、冶金、电子、轻工、化工、建材等厂。祝顾、锡长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梁武堰遗址。
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长泾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江阴县:长泾镇“在县东七十里。居民稠密,与无锡县分界。由此出常熟,亦为通道”。
在江苏省江阴市东南部、长泾河两岸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5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泾,人口 7500。宋至明称长泾市。清名长泾镇。1949年置长泾镇,1956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6年置镇。2001年河塘镇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养殖业发达。有针织、机械、冶金、电子、轻工、化工、建材等厂。祝顾、锡长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梁武堰遗址。
即今辽宁普兰店市东之沙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金州卫:东沙河“在卫东百里,下流入海”。
在今西藏拉萨市北十里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:“唐古忒(藏)谓金曰色, 其山产金,故名。”另一说色拉意为野玫瑰园或冰雹。上有色拉寺。
南朝宋析新息县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息县北三十里。北齐并入南新息县。古县名。南朝宋析新息县置,治今河南省息县东。属汝南郡。北齐废。
即今四川开县、云阳县境之小江河 (开江),为长江支流。《水经· 江水注》: “水出巴渠郡僚中,东南流径汉丰县东,清水注之。…… (清水) 至汉丰县东而西注彭溪,谓之清水口。彭溪水又南,径朐忍县西六十里
金置,属离石县。在今山西离石县东。
在今安徽寿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寿州安丰县:“东北十里有永乐渠,溉高原田。广德二年,宰相元载置,大历十三年废。”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新筑镇一带。《关中记》: “秦为金人十二,董卓坏以为钱,余二枚,魏明帝欲徙诣洛阳,到霸城重不可致,今在霸城大道南。”金人即铜人,故名铜人原。
即夹门关。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夹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邛州:夹关“在州西南。两山夹立。耸峙如门。自关以西,则土汉接壤,蛮獠错处也。昔尝置兵于此,为戍守重地”。
唐置羁縻州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海云南。后废。
即今云南西畴县南四十八里老街。宋为牛羊土司驻地。清设牛羊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