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春宫

长春宫

①北周武帝置,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28同州朝邑县:长春宫“在强梁原上。周武帝保定元年宇文护所筑。初名晋城,武帝建德二年置长春宫。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增构殿宇,炀帝大业十三年高祖起义兵自太原赴京师,九月大军济河,舍于此宫,休甲养士而西定京邑。自后凡牧此州多带长春宫使”。

②金置,在今河北丰南市或滦南县境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滦州石城县:“有长春宫。”大定二十年(1180)改石城行宫为长春宫,其后为巡游之地。

③即今北京市广安门外白云观。建于唐代,初名天长观。金泰和三年(1203)改名太极宫。蒙古太祖二十二年(1227)改名长春宫。元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卷10“丘真人”条:“甲申三月至燕。八月,奉旨居太极宫。丁亥五月,特改太极为长春。”后改名白云观。


北周、隋、唐行宫。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北寨子。北周保定元年(561年,一作五年)宇文护筑,名晋城,建德二年(573年)置长春宫。隋开皇十二年(592年)增枸殿宇。五代初废。杜甫诗“天晴宫柳暗长春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云 (雲) 堡

    在今山西洪洞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霍州》 “梗壁堡” 条下: “罗云堡,在 (赵城)县西四十里。”

  • 石经洞

    一名藏经洞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石经山。洞七穴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石经洞“在石经山东,隋大业间法师静琬者处此,募缘凿石为板,刻经一藏以传于后。唐贞观初,仅成大涅槃一部,而法师卒。后子孙相

  • 静边城

    ①辽置,为上京道边防城之一。在今内蒙古满洲里市附近。《辽史· 地理志》: 静边城 “本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。北邻羽厥,每入为盗。建城,置兵千余骑防之。东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”。后废。②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四

  • 雅鸿桥

    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雅鸿桥镇。《清 一统志·遵化州》: 雅鸿桥 “在丰润县西四十三里,与玉田县接界,还乡河至此与梨河合。旧设管河县丞,本朝嘉庆十二年裁,改设主簿驻此”。

  • 封嵎

    又作封隅、封禺。封山、嵎山的合称。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。两山相去仅三里。《国语· 鲁语下》: 防风氏在虞、夏、商为汪芒氏,“守封嵎之山”。封山和嵎山(亦作隅山、禺山)的合称。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,两山相

  • 周水

    ①即今广西柳江支流龙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定周县: “周水首受毋敛,东入潭,行七百九十里。” 《水经·存水》: 存水“东南至郁林定周县为周水,又东北至潭中县,注于潭”。②即今云南西部之怒江。汉至南朝称

  • 神武右卫

    明宣德五年 (1430) 置,治所即今河北正定县。明宣德五年(1430年)改西安右护卫置,治真定县(即今河北正定县)。清顺治九年(1652年)省入真定卫。

  • 阿阴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扶德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。后废。

  • 大良城

    亦作大良平城。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大良乡。南宋为广安军治。后改为西宁军治。

  • 大虫岭

    在今陕西宝鸡县西北,接凤翔县界。南宋李心传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:绍兴十年(1140),“右副元帅萨里干既破凤翔,与都统制吴璘、杨政夹渭河而阵,璘驻兵大虫岭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又名西平原。在今陕西省宝鸡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