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宁镇

长宁镇

①北宋置,属宁陵县。在今河南宁陵县境。

②金置,属武亭县。即今陕西武功县东北长宁乡。明改置长宁驿。

③亦名长临河。即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临河镇。旧属合肥。清嘉庆《合肥县志》卷3:长宁镇“在城东南五十五里”。


(1)在江西省寻乌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3平方千米。人口 3.2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宁,人口2.4万。以原县名长宁为名。明万历四年(1576年)起,历为县治。原名石谿堡,1914年设石谿镇。1949年改城关镇,1983年改名长宁镇。1997年文峰乡的上都等14村并入。产稻、蔬菜、寻乌蜜橘等。有轧钢、锰钢、稀土、农机、化工、印刷、罐头、酿酒、食品、粮油加工等厂。206国道、寻信公路在此交会。纪念地有寻乌调查旧址、寻乌县苏维埃政府旧址、古柏烈士纪念碑等。古迹有镇山高阁。(2)在广东省博罗县西部偏南。面积112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宁圩,人口 7700。取意“长久安宁”而名。1949年设长宁乡,1958年设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罗浮山东南,有山地、丘陵和平原。农产稻、花生、甘蔗和豆类。并产木炭、木耳及蜂蜜和茶叶。特产“酥醪菜干”、“罗浮山甜茶”著名。有制药、纸箱、饮料、塑料、家具、造纸、爆竹、锯条等厂。324国道经此。罗浮山为风景游览区、革命根据地之一,东江纵队司令部曾设在冲虚观。古迹有冲虚观、酥醪观。(3)在四川省长宁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78.9平方千米。人口6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宁,人口2.1万。因长宁河得名。唐为羁縻长宁州治。南宋嘉定四年(1211年)为安宁县治。1949年为安宁镇,1950年改城关镇,1958年改公社,1982年置长宁镇。1992年中心、安南、农胜、东山四乡并入。产茉莉花、蚕茧、灯草、柑橘、茶叶。有造纸、印刷、机械制造、酿造、酿酒、化工、粮油加工、化肥、食品等厂及小水电。打字纸、桨式木轮机、竹制工艺品著名。镇区沿长宁河两岸分布,呈菱形。为县工业及商贸中心。宜长、江长、兴长等公路经此。长宁河通木船。(4)在陕西省武功县东部。面积28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宁街,人口5140。《武功县志》载:唐初在此置扶风县,俗称东扶风。金代设长宁镇,明、清因之。1949年设长宁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7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铸造、棉绒加工、农机修造等厂。有玉米皮编织业。是县东北部农贸集市。西宝公路北线经此。(5)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部,临北川河。面积92.2平方千米。人口 2.67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宁,人口2250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为长宁县治。清乾隆元年(1736年)设长宁驿,取“长治久安”之意。乾隆三十七年设长宁堡。1935年设长宁乡。1958年为西宁市七一三公社长宁大队,为纪念1958年7月13日朱德副主席视察,故名。1963年划归大通县称长宁公社。1984年改长宁乡。2001年撤销长宁、后子河二乡置镇。产春小麦、油菜籽,是县产粮基地之一。有农机站。宁大铁路和宁张公路经此。古迹有“马家窑文化”、“齐家文化”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僚长官司

    元代置,属乌蒙路。治所在今云南盐津、大关二县境。土僚亦作土老、秃老、秃剌,为族名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废。

  • 皖水

    一名后河。在今安徽潜山县东。宋王应麟《通鉴地理通释》 卷12: “皖水西北自霍山县流经(怀宁) 县北二里,又东南流二百四十里入大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安庆府怀宁县: 皖水 “在府西。源出潜山,合于

  • 江村

    在今广东顺德市西三十里江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(1)古地名。即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西江村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(2)集镇名。(1)在安徽省旌德县西南部。属白地乡。人口 1900。为江姓聚

  • 滠水

    ①古水名。据 《水经·江水注》 及 《水经·涢水注》,故道自今湖北汉川县东北分涢水东流,至黄陂县南入长江。久湮。②又名武湖水。即今湖北黄陂县东滠水。源出鄂、豫两省边境山地,南流到黄陂县南入长江。《水经

  • 高林村

    即今河北徐水县北二十里高林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 卷47安肃县图: 北有高林村。

  • 老牛湾堡

    即今山西偏关县西北老牛湾村。《清一统志·宁武府》:老牛湾堡“在偏关县北八十里,北至边墙一里。明崇祯九年筑,周一百二十丈。东接滑石涧,西临黄河,当西北之冲”。

  • 龙岩山

    ①在今福建龙岩市东。明《八闽通志》卷8《地理·山川》:龙岩山“在屏峰山下,有小石山突起,中有石穴容百许人。石壁上有纹状若双龙,常有泉滴,故名”。②在今河南新密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密县:龙岩山“在

  • 圣水

    ①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灵寿县:圣水,“《志》云:出县西北二十五里白石村,谓之圣水洼,亦曰圣水峪,上有青风砦”。②在今四川芦山县东,为芦山河支流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雅州:圣水“在卢山

  • 笕泉

   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景东府: 笕泉 “在府北卫城内。洪武中,建卫城,中无井泉,指挥袁贤以竹笕引蒙乐山泉入城,凿池潴之,上覆以亭,取汲于此,因曰笕泉”。

  • 赶水镇

   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二十里赶水镇。明嘉靖十一年 (1532) 移东溪巡司于此。在重庆市綦江县南部。面积198.2平方千米。人口7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赶水,人口2.5万。宋名捍水,后演变为赶水。曾为南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