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城岭

长城岭

①在今山东章丘市南,接莱芜市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章丘县:长城岭,“《志》云:岭间有古长城,昔齐宣王所筑,以御楚寇,西接平阴,东距大海”。

②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八十里。《水经·汶水》:“汶水出朱虚县泰山。”郦道元注:“山上有长城,西接岱山,东连琅邪巨海,千有余里,盖田氏之所造也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35安丘县“牟山”条下:长城岭“以长城故址而名”。

③在今山东庆云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庆云县:长城岭“势如冈陵。《旧志》以为齐之长城。或云禹所筑九河堤”。

④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北六十里。《战国策·燕一》:燕王曰:“吾闻齐……有长城巨防,足以为塞。”《水经·汶水注》 引《竹书纪年》:“梁惠成王二十年,齐筑防以为长城。”《史记·楚世家》 正义引《太山郡记》云:“太山西北有长城,缘河径太山千余里,至琅邪台入海。”又引《齐记》云:“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,东至海,西至济州千余里,以备楚。”长城岭盖即泰山冈阜,以齐所筑长城经此而名。

⑤又名马岭山。在今陕西旬邑县西。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刘知俊传》:开平三年(909),“灵武节度使韩逊遣使来告急,太祖令康怀英率师救之,师次邠州长城岭,为(刘)知俊邀击,怀英败归”。即此。


在山东省济南市南,与泰安市为界。主峰海拔869米。上有古长城,为齐宣王所筑。清乾隆《历城县志》:“长城者,春秋齐鲁之界,西起平阴,东尽于海。历城之山无虑皆分自长城岭矣。岭南水皆南流,其北水皆北流,故又名分流山。”长城城墙因年久失修已全倒塌,仍有断续城墙石基残存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阳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西北红山之南。成帝河平元年(前28)封王立为侯国。东汉废。

  • 鱼龙山

    在今安徽青阳县南七十里南阳乡,东南接石台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青阳县 “青山” 条下:“又鱼龙山,在县南七十里。其深谷中有小鱼龙洞,又有大鱼龙洞。水分七流,互相交贯,中多奇胜。”大鱼龙洞称鱼龙前洞

  • 长岭县

    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(1908.1)置,属长春府。治所在长岭子(今吉林长岭县)。民国郭熙楞《吉林汇征》:“长岭县,地名长岭子”, 因名。1913年改属吉林吉省长道。1929年直属吉林省。在吉林省西部,

  • 东岔抗日根据地

    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北。北起清河镇东岔村一带,南至长岗村南,长约12.5公里;东从老岭山脉,西至台上乡六道阳岔,宽约10公里。1936年杨靖宇率军开辟东岔抗日根据地。1938年日本侵略者实行武力封山,抗联

  • 扶邪城

    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部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 引《罗次县志》:“南诏有扶邪都统。《实录》云,南诏于罗次州,置扶邪县。”

  • 龙窖山

    在今湖南临湘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9引《岳阳志》云:“在巴陵北。山实峻极,上有雷洞,有石门之洞,山瑶居之, 自耕而食, 自织而衣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临湘县:龙窖山在“县(治今岳阳市东北陆城镇

  • 卓索图盟

    清内蒙古六盟之一。明末,蒙古喀喇沁部、(东) 土默特部归附后金,喀喇沁部先后编为三旗,土默特部编为二旗,合为一盟,会盟地定于土默特右旗境内的卓索图 (在今辽宁北票市境),故名。隶理藩院,并受热河都统节

  • 虹星桥镇

   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十八里虹星桥镇。清同治 《长兴县志》 卷1: 虹星桥镇 “在县西南二十五里。西引四安,南控梅溪,藩卫县城,溯游郡治。嘉、道之间列肆联廛,颇称繁庶”。在浙江省长兴县东部。面积47平方千

  • 盘龙浦

    又名盘龙汇。或作蟠龙汇。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,蟠龙之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华亭县: 盘龙浦 “在崧子浦东,其上流曰盘龙塘。自府东三里北流,绝俞塘及上海、青浦境内之六磊、泗泾、横塘、浦汇诸塘而北

  • 山塔关

    亦名山达关。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七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昌府》:山塔关“在保山县东北七十五里阿章寨。亦曰山达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