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乐山
①在今福建福州市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00福州:长乐山“在州东六里。越时有神仙骑马来此,因名白马山。天宝六载敕改为长乐山”。
②在今四川遂宁市西三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1潼川州:长乐山“在遂宁县西。形如蟠龙,顶平如砥”。
③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罗山。《元和志》卷4灵州回乐县:长乐山“旧名达乐山,亦曰铎洛山,以山下有铎洛泉水,故名。旧吐谷浑部落所居,今吐蕃置兵守之”。《寰宇记》卷36废鸣沙县:长乐山,“按《十道记》云:安乐州在灵武南稍东一百八十里,近长乐山”。
①在今福建福州市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00福州:长乐山“在州东六里。越时有神仙骑马来此,因名白马山。天宝六载敕改为长乐山”。
②在今四川遂宁市西三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1潼川州:长乐山“在遂宁县西。形如蟠龙,顶平如砥”。
③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罗山。《元和志》卷4灵州回乐县:长乐山“旧名达乐山,亦曰铎洛山,以山下有铎洛泉水,故名。旧吐谷浑部落所居,今吐蕃置兵守之”。《寰宇记》卷36废鸣沙县:长乐山,“按《十道记》云:安乐州在灵武南稍东一百八十里,近长乐山”。
旧名何家场。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禾加镇。
北宋政和八年(1118)升六安县置,治所在六安县(今安徽六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、霍山等市县地。南宋绍兴十三年(1143)废,嘉定五年(1212)复置,端平元年(1234)又废,后复置。元至元二十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置,属路南州。治所在邑市城(今云南宜良县东北十二里北古城镇)。明弘治三年(1490)废入路南州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,治今云南省宜良县东北古城镇。属路南州。弘治
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太平店镇。清属谷城县,设巡司于此。
在今江苏铜山县西。《水经·获水注》:“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,山阴有楚元王冢,上圆下方,累石为之,高十余丈,广百许步。” 魏置戍于此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天监五年 (506),“张惠绍与假徐州刺史宋黑水
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置,属牢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境。永徽三年 (652) 废入昌明县。
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四九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新宁县(今台山市)东南有四九墟。
①古为阳泉水。即今山西阳城县北芦苇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沁水县:芦河“在县南。源出鹿台山,流经阳城县东十八里,合于沁水”。②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乌尔虎河(乌拉根高勒)。《清一统志·乌珠穆沁部》:芦
①唐贞观十二年(638)置,治所在乐预县(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三江、贵州从江等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古乐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古州。后废。②即保州。治所在定廉县(今四川
元初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大同路 (治今山西大同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及内蒙古河套至集宁市一带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为山西等处行中书省,移治所太原府 (今山西太原市)。元置,治大同路(今山西大同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