钴鉧山
在今湖北咸宁市西四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12江夏县: 钴鉧山 “在县东南一百一十七里。山形似钴鉧”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》: 钴鉧山 “一名熨斗山,俗名风火斗”。
在今湖北咸宁市西四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12江夏县: 钴鉧山 “在县东南一百一十七里。山形似钴鉧”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》: 钴鉧山 “一名熨斗山,俗名风火斗”。
1949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莒沂边县改名,治杨家城子 (今山东沂水县东北杨家城子)。1953年撤销,并入沂水、莒县、沂源三县。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4年由莒沂边县与沂北县合置,治杨家城子(
在今江西永丰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相石亭 “在永丰县南。宋文天祥兵败空坑,过此山时,顾石崖祝曰: 天若祚宋,愿以崖石堕塞兵路。言讫,石果堕,元兵不得进。后人因名亭曰相石”。
清置,属盩厔县。即今陕西周至县西三十里哑柏镇。在陕西省周至县西北部。面积44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哑柏,人口1.5万。镇以驻地名。古名太白镇,以秦岭太白山得名。元已称亚柏镇,清末称今名。
明置,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地方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考郎古城、可木站”。后废。
即洸口。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五十里连江与北江汇口处的江口咀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英德县 “洭浦关” 条内: “洭口巡司在县西南五十里。扼大、小罗山,陈、黎二峒之吭。”
西晋改显亲县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三十里叶堡乡金城里。北周废。见“显亲县”。
即今云南砚山县。清代以原维摩地置,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。壮语“江”为中间,“那”为田,意即田坝中间的地方。后属文山县。1933年置砚山设治局。
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大安寺之北。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辽阳:中会寺在“祖越寺南十里”。寺前有明嘉靖四年(1525)碑记:“襄平南千山之上, 自唐敕建古刹有五, 中会居其中。”寺内原存有明
在今云南开远市东一百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临安府》:水城山“在阿迷州东一百二十里。周围渚泽,环抱如城,故名。蛮人多居其址焉”。
在今江苏宜兴市北五十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