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家集
即今江苏沭阳县东南五十四里钱集乡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: 钱家集 “在沭阳县东南。本朝乾隆二十七年,移县丞驻此”。
即今江苏省沭阳县东南与淮安市交界的钱集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移沭阳县丞驻此。
即今江苏沭阳县东南五十四里钱集乡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: 钱家集 “在沭阳县东南。本朝乾隆二十七年,移县丞驻此”。
即今江苏省沭阳县东南与淮安市交界的钱集。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移沭阳县丞驻此。
①西汉惠帝四年(前191)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,俗名迎冬城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池阳县注引应劭曰:“在池水之阳。”因名。汉建池阳宫于此。西晋属扶风国。北魏为咸阳郡治。北周建德中废。②
唐天祐元年 (905) 改槀城县置,属镇州。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。五代唐复为槀城县。
唐安西都护府属地。在今新疆柯坪县东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四夷路程》: “自拨换、碎叶西南渡浑河,百八十里有济浊馆,故和平铺也。”
①西周封国。姬姓。都陶 (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)。周武王封其弟振铎于此。公元前487年为宋所灭。《春秋》: 哀公八年 (前487),“宋公入曹,以曹伯阳归”。②古昭武诸国之一。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
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北流县:化龙桥“两溪水合流其下。旧为行旅津要。宋开庆初,甃石为桥,构亭其上。永乐十一年毁,十四年修治,改曰登龙桥”。
在今广东化州市旧城宝山麓。产橘,世称赖园橘红。清光绪 《化州志》 卷11载阮元 《化州橘红记》,称此处橘最佳。赖氏守此世为业。
即合懒路。金置,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南五里古城。一说在咸镜北道吉州。元改为合兰府。又作合懒路。金置,治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。辖境约当今长白山以东,吉林图们江流域以南,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以北地。元改置
西汉武帝元狩二年 (前121),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降汉,以其故地置酒泉、武威二郡。元鼎六年 (前111) 又分置张掖、敦煌二郡。因地在甘肃黄河以西,故称河西四郡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阳嘉年间,巩唐种三
①在今甘肃漳县西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漳县:西倾山“山势绵延,西倾水出焉。或以为《禹贡》之西倾山,非也”。②又称西强山、嵹台山。亦作罗插普喇山、鲁察布拉山。在今青海东部和甘肃西南部,属秦岭西端。
明置,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九杵关“在婺川县北(南)三十里,通遵义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