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升顺庆府置,属西蜀四川道肃政廉访司。治所在南充县 (今四川南充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、西充以南,至广安、邻水地区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为顺庆府。元至元二十年(12
明洪武十四年(1381)改明州府置,属浙江行省。治所在鄞县(今浙江宁波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宁波、鄞县、慈溪、奉化、象山等市县及舟山群岛。清道光二十一年(1841)后辖境不含舟山群岛。二十二年(1842
在今湖北浠水县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一》:大灵山“旧有城堑。相传为陶琳立砦处。明崇祯中,土人筑砦于此以御寇。全活甚众”。
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多祝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归善县东南有三多祝墟。
①在今广西龙州县南。《清史稿·苏元春传》:光绪年间,从越南“还龙州,其南曰连城,号天险,建行台其上,暇辄取健儿练校之,授以兵法”。②在今新疆库尔勒市西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武帝时,桑弘羊奏言:“连城而西
一作滏水。即今河北滏阳河。《淮南子·墜形训》: “釜出景。” 高诱注: “景山在邯郸西南,釜水所出,南泽入漳,其原浪沸涌,正势如釜中汤,故曰釜,今谓之釜口。” 《明史·地理志》: 邯郸县 “东有滏阳河
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西南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二年复置。六年(632)又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四川省南江县西南。属集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废,二年
又作那拉河。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、谢列姆扎河支流诺腊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英克河”条下:纳喇河“在(黑龙江)城东北一千二百里,俱出东北兴安岭,南流入西林穆丹河”。
即伊卢山。今江苏灌云县东北伊芦山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安乐县:“有伊莱山神。”
北宋崇宁元年 (1102) 改永昌县置,属彭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。明洪武四年(1371) 属成都府,十年 (1377) 省入灌县,十三年(1380) 复置。清康熙七年 (1668) 废入郫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