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金门县

金门县

①东魏天平初置,为金门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南。北周废。

②东魏兴和中侨置,属宜阳侨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。北齐废。

③旧名浯洲屿。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金门千户所。清同安县丞及金门镇总兵官驻此。1914年析思明县所辖大、小金门等岛屿置县,属福建厦门道。治所即今福建金门县。以金门岛为名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


(1)古县名。东魏天平初置,治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。属金门郡。北周废。(2)今县名。在福建省南部、厦门半岛以东金门岛上。面积148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辖3镇、2乡。县政府驻金城镇。为侨乡。隋、唐属南安县。唐贞元十九年(803年)设万安监,于此饲养马匹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933年)属同安县。宋属同安县翔风里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设守御千户所并筑城,取“金城汤池”意名金门城,后沿为岛名、县名。明末郑成功据此抗清,并于顺治十八年(1661年)自此料罗湾誓师东渡收复台湾。清康熙十九年(1680年)复属同安县。乾隆四十年(1775年)改属马巷厅。1912年后废厅属思明县。1914年置金门县,属厦门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49年属第五专区。1950年属晋江专区。1971年属晋江地区。1985年属泉州市。现由台湾省管辖。地处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东南部。由大、小金门等59个岛屿组成。金门岛最大,呈哑铃状。地形以平原、丘陵为主,最高峰北太武山海拔238米。环岛多港湾、礁岩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高粱、甘薯、花生、小麦和蔬菜等。水产丰富,有海洋捕捞和养殖业。矿产有硅砂、高岭土、铝土、花岗石。工业有采矿、造船、酿酒、陶瓷、制盐、食品加工等。有中央、环岛等公路,尚义机场、料罗湾码头为对外交通门户。名胜古迹有牧马王庙、明鲁王庙、海印寺、太湖、古岗湖、中山纪念林和郑成功水头点将石、烈屿国姓井、浦东路郑氏书塾旧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济渠

    ①隋大业四年(608)开凿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“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,引沁水南达于河,北通涿郡(治所在蓟县,今北京城西南)。”长二千余里。故道自今河南武陟县沁水东岸至卫辉市一段用沁水支流,

  • 范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梁山县西北范城。一说在今河南范县东南张庄乡旧城村。东汉末属东平国。北魏属兖州东平郡。北齐废。②北魏置,为济州东平郡治。治所在秦城 (今河南范县东南四十里张庄乡旧城村)。以

  • 芦潭镇

    即今江西永修县东北芦潭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古镇名。又名芦潭市。在今江西省永修县东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蒱县

    即蒲亭县。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十五里。旧本 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“西魏置蒱县。” 今标点本改蒲亭县。

  • 草桥镇

    金置,属诸城县。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。在江苏省新沂市西部。面积101.6平方千米。人口6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坝头,人口 2000。相传汉时刘秀经此,因河道泥泞难行,遂以稻草铺垫,形成草桥得以通过,以此为

  • 苏家湾

    即今四川资中县东沱江东岸苏家湾镇。民国《资中县续修资州志》卷2:“苏家乡旧名苏家湾。在县东二十五里。为水程要冲,商船络绎不绝。明有苏家寺。今废。”

  • 中公集

    即今山东济南市南仲宫镇。旧属历城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即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南仲宫。清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设历城县主簿驻此。

  • 沈家门寨

   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波府定海县:沈家门寨“在舟山所东八十里。原系水操之地,番船去来皆泊于此”。

  • 千秋峡

   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灵川县“千秋峰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千秋峡丛山列拥,亦名笔峡,大融江经此,风水相搏,涛色如银,名曰银江。”又称笔峡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北大溶

  • 二林社

   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二林镇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1:二林社“离府治二百八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