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川镇
即今山西高平县西野川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 野川镇 “在高平县西南二十里”。
在山西省高平市中西部。面积93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野川,人口2760。地处许河谷地,土肥草绿,地旷人稀,故名野川。1949年属高平县三区。1956年建野川乡,1958年属晋城县高平公社。1961年改野川公社,1984年复乡,1996年置镇。2001年杜寨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。有煤矿和炼铁、铸造、水泥、粮食与食品加工等厂。有公路通市区。有关帝庙唐代经幢、东岳庙泥塑。
即今山西高平县西野川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 野川镇 “在高平县西南二十里”。
在山西省高平市中西部。面积93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野川,人口2760。地处许河谷地,土肥草绿,地旷人稀,故名野川。1949年属高平县三区。1956年建野川乡,1958年属晋城县高平公社。1961年改野川公社,1984年复乡,1996年置镇。2001年杜寨乡并入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。有煤矿和炼铁、铸造、水泥、粮食与食品加工等厂。有公路通市区。有关帝庙唐代经幢、东岳庙泥塑。
明万历二年 (1574) 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建武守御千户所: “砦址坐西向东,前对印坝山,后坐鸡冠岭,左扼九丝城,右挹都都砦,实为雄胜。前有大河,因为城濠
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右末次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色楞格东北。
亦作小邾镇。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六十里小纪镇。清道光《泰州志》卷2:西北隅有小纪镇。(1)在江苏省江都市东北部。面积72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小纪,人口5200。明称小纪庄,以纪姓在此摆渡
“壄” 又作 “埜”或 “野”。秦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章水南岸。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 “秦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,一军守南野之界。” 即此。西汉属豫章郡。东汉始改“壄” 为 “野”,
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岷江中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彭山县: “东北滨大江,内江自双流县流入焉,即牧马川也,合流而南,亦曰武阳江,江中有鼓楼滩。”
即今湖北通城县东南三十四里麦市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通城县东南有麦市。
西汉置,属六安国。治所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城冈。东汉属庐江郡。三国魏属安丰郡。东晋末废。南朝梁复置,属新蔡郡。北齐改为固始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县,高祖六年(前201年)封孔蓼为蓼侯于此。治今河南省固始县
①唐至德二年(757)改万安县置,属万全郡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旧州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万安县。②唐广德二年(764)改尚安县置,属同昌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一百十里黑河乡(头道城)。乾元元
隋开皇六年(586)置,属棣州。治所在今山东庆云县北庆云旧治东五里。大业初属渤海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)废入阳信县。八年(634)复置,属棣州。北宋治平中徙治保顺军城(今山东无棣县西北二十里)。元初改
在今四川渠县东三十里大峡乡境。层峦叠嶂,峻不可攀。清同治 《渠县志》 卷11: 宕渠关“在县东三十里,即大峡口,系古关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