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菱城
在今湖南桃源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8常德府: 采菱城,“ 《武陵记》 云,其湖产菱,壳薄肉厚,味特甘香。楚平王尝采之。有采菱亭”。
在今湖南桃源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8常德府: 采菱城,“ 《武陵记》 云,其湖产菱,壳薄肉厚,味特甘香。楚平王尝采之。有采菱亭”。
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。唐樊绰《蛮书》 卷5: 蒙舍川 “又有大池,周回数十里,多鱼及菱芡之属”。唐代由阳江曲回圩积为湖,称蒙舍池。今已不存。
①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改西昌县置,属吉州。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三里。大业间属庐陵郡。大业八年 (612) 移治今泰和县西六里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南平州治,八年 (625) 改太和县,改属
在今山西清徐县西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清源县:中隐山“四围高峰,山独中隐,亦曰中隐谷”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5千米。四周群山环绕,景色秀丽。有上中下三洞。下洞张公洞,回环曲折,好像九曲回廊,深
即今湖南省资水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澬江 “在益阳县西南。有二源: 一出叙浦,一出新宁,至武冈合流东下,经宝庆府境,又五百余里至益阳县前,过沅江县入洞庭湖”。
在今浙江桐庐县城分水江对岸浮桥埠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0桐庐县: 浮桥关 “在县北五里桐溪上”。
即今宁夏灵武县南山水河。《元和志》卷4灵州回乐县:安乐川“在灵州南稍东一百八十里”。
地区名。泛指长江以南地区。但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:秦、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、江西一带;近代专指苏南与浙江地区。地区名。长江以南之总称。今通称江苏、安徽、江西三省为江南。唐置江南道,后又
在今山西岚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二》 “东村镇”条下:大贤镇“在县(旧治)南”。
①南溪支流。在今浙江缙云县西部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缙云县: 梅溪 “在县西十里……汇流于南源溪”。②武义江支流。在今浙江金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金华府: 梅溪在 “府南十五里。源出武义县大家山,
本西汉鹑孤县,东汉改为鹑觚县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北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164引 《周地图记》 曰: “秦使蒙恬北筑长城,又于北原筑城,以觚奠酒而祭,有鹑飞止觚上,因以名县。”西魏大统中移治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