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酒泉县

酒泉县

①隋开皇十七年 (597) 改永平县置,属甘州。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。大业二年(606) 移治今张掖市,改名张掖县。

②隋义宁初改福禄县置,为肃州治。治所即今甘肃酒泉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40肃州: “以城下有泉,其味若酒,故名酒泉。” 天宝初为酒泉郡治。乾元初复为肃州治。唐末废。1913年改肃州复置,1914年为甘肃安肃道治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58年改设酒泉市。


(1)古县名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永平县置,治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北,属张掖郡。大业二年(606年)改张掖县,移治今张掖市。(2)古旧县名。隋义宁元年(617年)改福禄县置,治今甘肃省酒泉市城关镇。属张掖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分张掖郡置肃州治此。大历元年(766年)地入吐蕃。1913年废肃州改酒泉县。1958年与金塔县合并,改设酒泉市。1964年撤市复县。1985年撤销,改设酒泉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渳河

    即今弥河,亦即古之巨洋水。源出今山东临朐县沂山西麓,北流径临朐县东,又北经青州市东,又东流径寿光县界,东北入海。《元史· 王磐传》: “磐亦乐青州风土,乃买田渳河之上。” 即此。

  • 河北西路

    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分河北路置,治所在真定府 (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白洋淀向南,子牙河,滏阳河及京广铁路以西,太行山以东,河北阜平、唐县以南,河南旧黄河以北地区。金时东部、西南部略有

  • 回涛堤

    在今广西桂林市城区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临桂县:“东南有回涛堤,以捍桂水。”《寰宇记》卷162临桂县:“回涛堤在城东南十五步桂江西岸,水自岭南流桂岭,去州二百余里,水势极高,每年三月至五月大水瀑涨

  • 焉耆府

    清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 升为喀喇沙尔厅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在喀喇沙尔城 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)。辖境约当今新疆库尔勒市及焉耆、和静、和硕、博湖、轮台、尉犁、若羌等县地。1913年改为焉耆县。清光

  • 朵泥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顺元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黔西县附近。后废。

  • 狼溪

   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。出狼山下,西北流注入大清河 (即今黄河)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又有狼水出东南大槛山狼溪,西北径谷城西,又北有西流泉,出城东近山,西北径谷城北,西注狼水。” 金赵秉文 《滏水集》

  • 万喇国

    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Kapwas河上游Melawi河一带,在昆甸东部山中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卷中:万喇国“在昆甸东山中,由昆甸北河入万喇港口,舟行八九日可至”。

  • 妙应寺

    俗称白塔寺。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。始建于元至元十六年(1279),名大圣寿万安寺。明天顺元年(1457)重修,改名妙应寺。妙应寺白塔建于元至元八年(1271),是我国现存元代喇嘛塔中最大的

  • 李堡镇

    即今江苏海安县东四十四里李堡镇。旧属东台县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东台县东南有“李堡”。在江苏省海安县东部,北凌河、丁堡河畔。面积93平方千米。人口8.8万。镇人口政府驻李堡,人口1.8万。古称赤岸

  • 冶父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东北。《左传》:桓公十三年(前699)“莫敖缢于荒谷,群帅囚于冶父,以听刑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江陵县津乡刘昭注引《荆州记》曰:“县东三里余有三湖,湖东有水名苌(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