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鄣县

鄣县

①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安吉县北安城镇古城。后为鄣郡治。西汉元狩二年 (前121)改故鄣县。

②东汉置,属陇西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漳县西南五里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“新兴川东北至鄣县南,永元元年封耿秉为侯国。” 西晋永嘉后废。北魏景明三年 (502) 复置,改名彰县,为广宁郡治。西魏为广安郡治。隋改为障县,属陇西郡。唐初复名鄣县,属渭州。天授二年 (691) 改武阳县。神龙初复为鄣县。广德后入吐蕃。元至元十七年(1280) 于故治古城峪复置,属巩昌路。明初改名漳县。

③鄣又作彰。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(498) 分万年县置,属冯翊郡。治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交口镇。北周武成二年 (560) 省入广阳县。


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今浙江省安吉县北安城镇西北。为鄣郡治。西汉时改名故鄣县。(2)东汉置,治今甘肃省漳县西南。属陇西郡。西晋末年废。北魏时复置,改彰县。为广宁郡治。隋时仍改鄣县。唐末又废。元时又复置。属巩昌路。明初改漳县。(3)北魏太和二十二年(498年)置,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交口镇北。属冯翊郡。西魏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峡山

    在今山西静乐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静乐县:石峡山“在县南六十里。石硖如门,有石峡泉流注于汾。相传晋人以屈产之乘,假道于虞,盖出于此”。

  • 桓水

    即今四川、甘肃境内之白龙江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西倾因桓是来。” 《水经·桓水注》: “ 《地理志》 曰: 桓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。《尚书》又曰: 西倾因桓是来,马融、王肃云: 西治倾山,惟因桓

  • 平山镇

    ①金置,属虹县。即今安徽泗县北屏山镇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讹作千仙镇。②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南旧城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③即今广西平南县南一百二十里平山镇,与容县接界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平南县图:

  • 安晋城

    在今辽宁朝阳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八年(333),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于广安,“逸豆归惧而请和,遂筑安晋、榆阴二城而还”。胡注:“安晋城,在威德城东南。”在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

  • 喀什噶尔河

    一名葱岭北河。在今新疆西南部。源出帕米尔高原,上游为克孜勒苏河。至喀什市东北称为喀什噶尔河,东北流注入塔里木河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: “喀什噶尔河,回语谓各色为喀什,砖屋为噶尔,地富庶多砖屋

  • 烈港

    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金塘岛西北隅之沥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定海县: 烈港在“县西北五十里。东出海近金塘山。嘉靖三十一年贼汪直……移泊于此。地形曲折,进剿为难”。

  • 葛家冈

   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。《宋史·河渠四》:嘉祐三年 (1058) 正月,开京城西葛家冈新河,以有司言: “至和中,大水入京城,请自祥符县界葛家冈开生河,直城南好草陂,北入惠民河,分注鲁沟,以纾京城之患。”

  • 乌撒土府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乌撒路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。十六年(1383)改属四川布政司。清康熙五年(1666)改置威宁府。

  • 阳府山

   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3饶州:阳府山“冬无积雪,凡物皆早”,故名。

  • 溜云 (雲) 山

    在今河北阳原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: “溜云山在西城西南三十五里,高出云表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二》: 溜云山 “山势嵯峨,高出云表。下有秋林亭。辽建。盛暑时,山石滴水成冰,可消烦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