郸城镇
北宋置,属鹿邑县。即今河南郸城县。民国初置县佐于此。1952年置郸城县。
北宋置,属鹿邑县。即今河南郸城县。民国初置县佐于此。1952年置郸城县。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毕生礁,在石盘仔南13.5海里。为一长约9公里、宽约2公里的环礁。低潮时出露。中国渔民向称石盘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披尔逊岛。1947年改名毕生岛。1983年改为毕生礁。
隋开皇十九年 (599) 置,属藤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西北。大业初属永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 复属藤州。贞观末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九年(599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西北,属藤州。唐贞观
西汉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北。西晋属高平国。南朝宋属高平郡,移治今巨野县南一里。北魏属任城郡。北齐省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,属郓州。大业初属东平郡。唐属郓州。五代周为济州治。金天德二
①即遂城县。治所即今广西苍梧县 (龙圩镇)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、《隋书·地理志》 均作遂成县。②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西南西江西北咸从里。东汉改遂城县。唐杜佑 《通典》 卷186: “碣石
唐贞观六年(632)置,治所在戎州(今四川宜宾市)。辖境东自贵州普安、兴义,北达四川宜宾、雷波,西至怒江,包有今云南大部。二十三年(649)废,改置郎州都督。永徽三年(652)复置戎州都督。开元年间辖
唐光宅元年 (684) 置,属韶州。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61南雄州: 浈昌县“在庾岭下,以水为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南雄府“县旧名浈昌,以浈水、昌水合流” 而名。北宋天圣初,避仁
在今广东澄海市东南莱芜半岛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 “莱芜山”条:“大莱在(澄海)县东南二十里。一名双髻山。”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)在此设潮州右营把总,并建炮台于此。
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窦于镇。清同治 《栾城县志》 卷2村镇: 窦妪村 “属守信社,在南赵村西,距城二十五里”。在河北省栾城县西部。面积57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窦妪,人口7320。旧名
即今广西贺县西南沙田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贺县: “北有沙田寨巡检司,后迁县 (故治在今贺街镇) 西点灯寨,寻废。”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东南沙田。明时移沙田寨巡检司治此。
清置,属宁化县。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泉上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