郸城镇
北宋置,属鹿邑县。即今河南郸城县。民国初置县佐于此。1952年置郸城县。
北宋置,属鹿邑县。即今河南郸城县。民国初置县佐于此。1952年置郸城县。
唐置,在今陕西太白县东北。唐置,在今陕西省太白县东北。后废。
即今安徽蒙城县西北小涧镇。明嘉靖《寿州志》卷1:蒙城县有小涧集。清道光《安徽通志》卷29蒙城县:小涧集在“县西北二十五里”。
亦作烟土屯。即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北烟筒屯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安达直隶厅: “有烟土屯、小河子、喇嘛甸、萨勒图、安过五车站。”
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浮桥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太仓州: “浮桥镇在城东北七十里。” 相传明嘉靖三十五年 (1556) 抗倭时,因七浦塘水势湍急,曾搭建浮桥,镇以桥名。(1)在江苏省太仓市东北部,
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南湖熟镇附近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6: 周郎桥 “在城东八十里上元县丹阳乡湖熟镇,下临横塘”。并引石迈 《古迹编》 云:“旧传周瑜尝至此”,因名。
南朝宋元嘉中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宕渠县(今四川合川市)。齐改为东宕渠獠郡。梁复为东宕渠郡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、铜梁、武胜等市县地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改为垫江郡。南朝齐侨置,一说南朝宋元嘉中侨置,治宕
即今河南淮滨县城关镇。旧属息县。民国初设县左驻此。1952年以息县、固始、潢川三县地析置淮滨县,设治于此。在今河南省淮滨县境。清咸丰五年(1855年)苏添福率捻军大败清军于此。
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里孟盟桥村。《清一统志 ·蒲州府一》: 孟盟堡 “明嘉靖中筑”。
即新城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三十里。《左传》: 僖公六年 (前654),“夏,诸侯伐郑,以其逃首止之盟故也。围新密,郑所以不时城也”。新密,经作新城。古邑名。本西周密国,春秋为郑新密邑。在今河
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)巴林右旗自大板镇迁治于此。“沙巴尔台”,蒙古语意为有淤泥。1912年巴林右旗复迁回大板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