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郭默城

郭默城

在湖北浠水县东。《北齐书·慕容俨传》:天保十年 (559),“将兵卫送萧庄,筑郭默、若邪二城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太建五年 (573) 十月 “甲午,郭默城降”。胡注: “晋氏不兢,刘、石强盛,郭默转徙而南,筑城以自保。故有其名。”


(1)在今安徽省寿县西。相传因东晋咸和中郭默屯军而得名。六朝时为寿春(今寿县)外围军事城堡。(2)在今江西省九江市东北。东晋咸和中晋将郭默筑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二年(551年),侯景将“于庆自鄱阳还豫章,侯瑱闭门拒之,庆走江州,据郭默城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胶河县

    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胶县、高密、诸城三县析置,治铺集 (今山东胶州市西南铺集)。因胶河发源于境内,故名。1953年撤销,并入胶南、胶县、诸城三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8年由胶县、高密、诸

  • 沙麻部

    唐、宋乌蛮部落之一。居处中州(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)。元至元十年(1273)内附,十四年(1277)置中州。大理置,治今四川省雷波县西南瓦岗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置中州,二十二年降为中县。

  • 瑞山岩

   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平乐县: “瑞山岩在府东。有四岩相连,遇乱,村民每避居于此。”

  • 靖远城

    清乾隆四十年 (1775) 筑,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南九十里老奇台镇。四十一年 (1776) 置奇台县于此。光绪十五年 (1889),县徙治古城 (今奇台县),而设屏营驿于此。

  • 垅越镇

    在今四川雅安市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32严道县: 垅越镇 “在县西三十六里”。

  • 土门县

    ①北魏景明元年(500)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美原镇。因县频山有二土阙,状似门,故曰土门。隋大业二年(606)废。义宁二年(618)复置,属宜州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)又废。②唐武德二年

  • 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

    元改平茶承化军民府(亦作平茶洞) 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溶溪乡。《元史· 泰定帝纪》: 泰定元年 (1324),“思州平茶杨大车、酉阳州冉世昌寇小石耶、凯江等寨,调兵捕

  • 洹水

    即今河南北部卫河支流安阳河。甲骨文中有洹水,《甲骨文合集》 7854正: “洹其作兹邑祸。”《左传》: 成公十七年 (前574),“初,声伯梦涉洹”。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 苏秦说赵肃侯,“令天下之将相

  • 鲇鱼口镇

    一名鲇鱼套。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南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小沙河所

    即宁远卫中右千户所。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四十里沙后所满族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宁远卫:“西有小沙河中右千户所,辖东关驿至曹庄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