郦县
秦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。东汉徙治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。北魏改置南郦县。北周仍名郦县,属武关郡。隋开皇初改为菊潭县。
(郦zhí) 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。属南阳郡。东汉移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北十里。北魏析为南郦县和北郦县,南郦县属恒农郡,北郦县属东恒农郡。北周二县合并为郦县,即南郦县,仍东汉旧治,属武关郡。隋开皇初改名菊潭县。
秦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。东汉徙治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。北魏改置南郦县。北周仍名郦县,属武关郡。隋开皇初改为菊潭县。
(郦zhí) 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。属南阳郡。东汉移治今河南省内乡县北十里。北魏析为南郦县和北郦县,南郦县属恒农郡,北郦县属东恒农郡。北周二县合并为郦县,即南郦县,仍东汉旧治,属武关郡。隋开皇初改名菊潭县。
即含口。 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。 《宋史·司马池传》: “时议者以蒲坂、窦津、大阳路官运盐回远闻, 乃开㟏口道, 自闻喜逾山而抵垣曲, 咸以为便。”
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西北都阳乡北。《清一统志·思恩府》:岜皂山“在都阳土司北三里,为司治后屏”。
西魏改高陆县置, 属汉东郡。 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。隋大业初废。
十六国后凉吕光筑,在今甘肃临夏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三年 (426),“呼卢古、韦代进攻枹罕,秦王炽磐迁保定连”。六年 (429),“河西王蒙逊伐秦,秦王暮末留相国元基守枹罕,迁保定连……蒙
唐大历四年 (769) 置,治所在范阳县 (今河北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涿州市、雄县及固安县地。蒙古太宗八年 (1236) 改为涿州路,中统四年 (1263) 复为涿州,属大都路。明洪武初废范阳县入
①在今河北灵寿县东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常山郡灵寿县:“《禹贡》卫水出东北,东入滹沱。”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一》 “卫水”条引《灵寿县志》:“卫河在县东十里,俗名雷沟河,源出县东北十四里良同村,南流至县东
在今广西平南县北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5浔州府:大峡山“在平南县北一十五里”。
在今湖南保靖县西南百里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北宋宣和六年 (1124) 建,在今甘肃康乐县境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熙州: 安羌城 “宣和六年,赐熙河兰廓路新建溢机堡名为安羌城,不知属何州军,姑附于此”。
西晋太康二年(281)改阳成县置,属九德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德寿县西。南朝宋大明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改阳成县置,治今越南河静省德寿西。属九德郡。南朝宋大明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