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称涑水。黄河支流。即今山西西南部涑水河。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 “入我河曲,伐我涑川。”杜预注: “涑水出河东闻喜县,西南至蒲坂县入河。”古水名。即今山西省西南部涑水河。《左传》成公十三年(前578
①应即今福建明溪县东之渔塘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归化县: 明溪 “在县东。亦曰明江。其上源出县西二十五里伍通凹,流至城西南黄溪头而始大,环抱治南,绕如腰带,曰腰带水。一名黄溪水。又东北流,崖侧有大小
1933年9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黎川、南城、资溪三县交界地析置,驻王坪村 (今江西南城县东南)。1935年初废。旧县名。中央苏区闽赣省设。1933年由黎川、南城两县(今属江西省)析置。1934年10月中
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十里。明于此置巡司。清改为堡。《清一统志· 泾州一》: 金家凹堡,“俗呼圪塔关。明置巡司,后废。有城周一里有奇”。
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乾塘镇。《清一统志·高州府》: 茂晖盐场 “在吴川县西南四十里。明洪武四年置。本朝康熙六年裁。今复”。设盐课大使于此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置,在今广东省吴川市西南海滨。清设盐课司
村名。在福建省东山县东北部,紧邻铜陵镇区。属铜陵镇。人口 5500。因有码头,故名。有渔具、水产加工、抽纱、工艺品等厂。县图书馆、航运公司设此。有5000吨级泊位码头。为双码公路终点。
即今四川新都县西南十五里三河镇。清同治《成都县志》卷1:三河场“距城三十里”。为成都北通新都要冲。
在今江西泰和县西。为滨江水驿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二》 “白下驿” 条下: “又 (泰和) 县西五十里有浩溪驿。俱宋绍兴中置,明嘉靖二十一年废。”
在今越南东北拜子龙湾东之云海岛。一说今海防市东之吉婆岛。《明史·俞大猷传》:嘉靖二十八年(1549)安南入寇,“犯钦州,大猷遮夺其舟,追战数日,生擒(范)子仪弟子流,斩首千二百级,穷追至海东云屯”。即
清置,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。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 卷26义州: 小凌河 “至锦县蚂蚁屯入海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