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州
①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宁州置,治所在味县 (今云南曲靖市西北十五里三岔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寻甸、宜良、路南、弥勒等县以东地区。以后辖境缩小。开元五年 (717) 复为南宁州。
②唐贞观九年 (635) 置,治所在恭水县 (今贵州遵义市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遵义市、遵义县及桐梓县地。十一年 (637) 废。
唐武德八年(625年)改南宁州置,治味县(今云南曲靖市西),属剑南道。开元五年(717年)复为南宁州。
①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宁州置,治所在味县 (今云南曲靖市西北十五里三岔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寻甸、宜良、路南、弥勒等县以东地区。以后辖境缩小。开元五年 (717) 复为南宁州。
②唐贞观九年 (635) 置,治所在恭水县 (今贵州遵义市)。辖境相当今贵州遵义市、遵义县及桐梓县地。十一年 (637) 废。
唐武德八年(625年)改南宁州置,治味县(今云南曲靖市西),属剑南道。开元五年(717年)复为南宁州。
明置,属宁夏卫。即今宁夏灵武县西河忠堡。旧在黄河中,后因河道变迁,与东岸相接。
亦名涌泉山、通泉山。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33通泉县: “宋于此置西宕渠郡,后魏恭帝移于涌山,改名涌泉郡。”
在今贵州黎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:“权砦在(八舟)司南。其前有权砦渡。”
清雍正三年 (1725) 升神池堡置,属宁武府。治所即今山西神池县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西北部、内长城西南侧。属忻州市。面积1451.4平方千米。人口9.9万。辖3镇、7
晋为石塔寺,北魏改名宝光寺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。《洛阳伽蓝记》 卷4: “在西阳门外御道北。有三层浮图一所,以石为基,形制甚古,画工雕刻。”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城北,距成都19千米。相传始建
1946年8月革命根据地由河南卢氏、灵宝和陕西雒南三县析置,治所在木桐沟(今河南卢氏县西北木桐)。由三县各取首字为名。1947年5月撤销。旧县名。豫西解放区设。1946年由河南省卢氏、灵宝和陕西省雒南
西魏置,属上洛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。后为邑阳郡治。隋开皇末改为邑川县。
三国魏改合乡县置。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二十三里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古县名。三国魏改合乡县置,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。属东海国。西晋复为合乡县。
即今辽宁辽阳县西山川城。《清 一统志 ·奉天府二》: 船城 “在辽阳州西六十里。周一里有奇,俗传元时养鹰处”。
即今吉林桦甸市北常山镇。旧在松花江西岸。因松花江湖迁此。《清史稿· 地理志》桦甸县: “侧有常山屯,扼珲春、敦化西至奉天孔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