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
一作驺。周代封国。本邾国,亦称邾娄国,曹姓。东汉许慎《说文》:“古邾娄国,帝颛顼之后所封。”建都于邾(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)。《左传》:文公十三年(前614),“邾文公卜迁绎”。邾文公所迁之绎,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纪王城。战国时为楚所灭。
古国名。本作邾,又作鼄,亦称邾娄。相传颛顼后裔挟所建国,曹姓。有今山东省费县、滕州、济宁、金乡等县市地。都于邾(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)。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(今山东邹城市东南)。战国时灭于楚。
一作驺。周代封国。本邾国,亦称邾娄国,曹姓。东汉许慎《说文》:“古邾娄国,帝颛顼之后所封。”建都于邾(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)。《左传》:文公十三年(前614),“邾文公卜迁绎”。邾文公所迁之绎,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纪王城。战国时为楚所灭。
古国名。本作邾,又作鼄,亦称邾娄。相传颛顼后裔挟所建国,曹姓。有今山东省费县、滕州、济宁、金乡等县市地。都于邾(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)。公元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(今山东邹城市东南)。战国时灭于楚。
原名进口关。即今陕西太白县西南四十里靖口乡,与凤县交界。褒斜道经此,为古代戍守要地。1912年改名靖口关。
在今江苏徐州市旧城东门。北宋郡守苏轼建。弟苏辙作赋。《清 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 黄楼“垩以黄土,故名”。集镇名。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部。属川沙镇。人口1100。原黄楼镇人民政府驻地。清初名华家楼,乾隆时
春秋晋人称黄河以北为河内,黄河以南为河外。《左传》: 僖公十五年 (前645),“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”。杜注: “河外,河南也。” 战国魏人以河南、河西为河外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“所亡于秦者,山南
北宋置,属萍乡县。即今江西萍乡市东七十里宣风镇。宋时曾于此置宣风驿,后废。明万历十三年 (1585) 又因废驿旧址置宣风公馆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萍乡县: 宣风镇 “东西凡三里,为水陆之冲”。(1)在
亦名虞阪、颠軨、颠陵阪。在今山西平陆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虞城 “北对长坂二十许里,谓之虞坂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46安邑县 “中条山” 条:虞坂,“周武王封吴太伯之弟仲雍之后虞仲于夏墟,因虞为称,谓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罗州。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化州: 陵罗废县,“宋白曰: 县在陵、罗二水间,因名”。贞观九年 (635) 属辩州,北宋开宝五年 (972)
一名越支社。在今河北丰南市东南三十里。盛产盐。清于此置盐场,并设盐大使。《清一统志·遵化州二》: 越支盐场 “东接济民,西北至斗沽,接宝坻县芦台场,广袤二百四十里”。民国初并入芦台场。
东汉建安三年(198)曹操分东海郡置,治所在利城县(今江苏赣榆县西古城村)。三国魏废。东汉建安三年(198年)曹操分东海郡置,治利城县(今江苏赣榆县西古城)。属徐州。不久废。三国魏黄初六年(225年)
明正统十一年(1446)置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陇把(今云南陇川县西南二十八里陇把镇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陇川县,瑞丽市、畹町市及缅甸部分地区。清代属腾越厅,迁治今陇川县治城子镇。1917年改设陇川行政区
在今陕西咸阳市南渭河上。本西汉所造便门桥。唐时又名咸阳桥。杜甫 《兵车行》: “车辚辚,马啸啸,行人弓箭各在腰,妻子爷娘走相送,尘埃不见咸阳桥。” 即此。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渭河上。唐时因在咸阳西南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