邛水长官司
明洪武五年(1372)改邛水县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东长吉乡司前村。二十九年(1396)改置邛水十五洞长官司。清复改为邛水长官司。
清以邛水十五洞长官司改置,治今贵州省三穗县。属镇远府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包利、红银领导苗民攻占其地。
明洪武五年(1372)改邛水县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东长吉乡司前村。二十九年(1396)改置邛水十五洞长官司。清复改为邛水长官司。
清以邛水十五洞长官司改置,治今贵州省三穗县。属镇远府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包利、红银领导苗民攻占其地。
古岛屿名。即今印度尼西亚班达群岛。以产肉豆蔻著名,故亦称肉豆蔻群岛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有专条记述。
即今台湾省宜兰县。清嘉庆十六年(1811)为噶玛兰厅治。光绪元年(1875)改为宜兰县治。
犹言江南。从中原人的角度看来,江南地在长江以外,故称江外。《魏书·董峦传》:峦“虽长自江外,言语风气犹同华夏”。犹言江南。从中原人看来,地在长江以外,故称江外。《魏书·董峦传》:峦“虽长自江外,言语风
①秦庄襄王二年 (前248),取赵晋阳邑置,秦为太原郡治。治所在晋阳城 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村)。东汉后兼为并州治所。北齐河清四年(565) 移治汾水之东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还治古城营。五代
即淅州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治所在内乡县 (今河南西峡县)。贞观八年 (634) 废。北魏置,治析阳郡(治今河南省西峡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西峡、内乡县一带。永安初改置淅州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,乾河沿北。本三国吴后苑城。东晋成帝时改建,为东晋、南朝台省(中央政府)和宫殿所在地,故名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侯景“悉逼百姓及军士家累入台城内”。后梁武帝饿死于此。今习称鸡鸣寺北
①春秋晋邑。当在今山西南部、黄河北岸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一年 (前562),“秦、晋战于栎,晋师败绩”。即此。②春秋楚邑。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四年 (前538),“冬,吴伐楚。入棘、栎
即今贵州雷山县北之巴拉河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9丹江通判:“九股河在城东,发源九摆罗山中,东北经凤党诸寨,入清江。”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丹江厅:“大丹江源出厅西南,小丹江自厅东南来会, 曰九股河,东
即今河南林州市北任村镇。民国《林县志》卷1《乡镇》:“任村,距城五十里。”有“市集”。
三国吴宝鼎元年 (266) 改都梁县置,属昭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市西南 一里。《水经·资水注》: “县左右二冈对峙,重阻齐秀,间可二里,旧传后汉伐五溪蛮,蛮保此冈,故曰武冈,县即其称焉。” 西晋属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