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留大河城
在今青海贵德县东,南临黄河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 永元五年 (93),护羌校尉 “ (贯)友乃遣兵出塞,攻迷唐于大小榆谷,获首虏八百余人,收麦数万斛,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,作大航,造河桥,欲度兵击迷唐”。
在今青海贵德县东,南临黄河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 永元五年 (93),护羌校尉 “ (贯)友乃遣兵出塞,攻迷唐于大小榆谷,获首虏八百余人,收麦数万斛,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,作大航,造河桥,欲度兵击迷唐”。
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 澹水 “出汉寿县西杨山,南流东折径其县南,……阚骃以为兴水所出,东入沅。而是水又东历诸湖,方南注沅,亦曰渐水也。水所入之处谓之鼎口”。宋本 《寰宇记》
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蒙古国东部东方省一带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·拔野古》: 拔野古 “一曰拔野固,或为拔曳固,漫散碛北,地千里,直仆骨东,邻于靺鞨”。唐贞观三年 (629) 入朝,二十一年 (647
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北峰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惠安县: 峰崎港 “在县东五十里。县东驿坂诸溪发源大帽以东等山,汇流入峰崎港以达海”。
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阿沟。 前凉张骏部将张植击败焉耆王龙熙于此。《晋书·四夷传·焉耆国》: 张骏遣沙州刺史杨宣率众疆理西域,龙熙 “率众先要之于遮留谷”。即此。
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南淮河畔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四年 (957),“帝 (指周世宗) 驰至荆山洪”。胡三省注: “即梁武帝筑堰之地。”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、淮河岸边。五代周显德四年(957年)周世
即石窦堰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永和六年(350),冉闵灭后赵,大诛胡羯,后赵公侯卿校出奔襄国(今河北邢台市),抚军“张贺度据石渎”,即此。又称石窦堰(《魏书·地形志》)。在今
俗名洛水。即今陕西勉县东南养家河。北入汉水。《水经· 沔水注》: 容裘溪水 “南导巴岭山,东北流……又北径西乐城东,而北流注于汉”。
即今福建建阳市西北后山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后山街“在建阳县西二十里。宋大观三年置税务于此。明洪武三年,改为税课局。后裁”。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。民国初始行大规模开采,1930年成立长兴煤矿局。今为浙江省重要煤炭供应地。
在今云南富宁县西南。清时有千总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