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辽西郡

辽西郡

①战国燕置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燕亦筑长城, 自造阳至襄平,置上谷、渔阳、右北平、辽西、辽东郡以拒胡。”秦时治所在阳乐县(今辽宁义县西)。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县、唐山市以东,辽宁医巫闾山、大凌河下游以西及长城以南地区。三国魏时与阳乐县同移治今河北卢龙县东南。辖境渐缩小。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城(今河北迁安县西南)。后燕又徙治肥如县(今河北卢龙县东北),属平州。北齐废。

②隋大业八年(612)置,治所在辽西县(今辽宁义县东南石佛堡镇南王民屯)。辖境约当今辽宁义县东南至大凌河口之地。后废。


(1)战国燕置,秦、汉治阳乐县(今辽宁义县西)。辖境约当今河北省迁西县、乐亭县以东,长城以南,辽宁省松岭山以东,大凌河下游以西地区。因处辽水以西,故名。其后辖境渐小,十六国前燕移治令支县(今河北迁安市西),北燕又移治肥如县(今河北卢龙县北)。北齐废入北平郡。(2)隋大业八年(612年)置,治辽西县(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)。大业十一年移治柳城县(今辽宁朝阳市)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置燕州总管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河阳郡

    ①西晋永嘉五年 (311) 析云南、永昌两郡置,属宁州。治所在河阳县 (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,洱海东岸大成村)。辖境约比今云南洱海周围大,北到丽江、永胜,西到云龙。东晋析置西河阳郡后,辖境仅包有今洱

  • 兀惹部

    又作乌惹、乌舍。辽属国,中心在兀惹城(今黑龙江省通河县附近)。分布地相当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一带。金称乌底改,元谓吾者野人。

  • 金牛峡

    又作五丁山。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东金牛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汉中府: 金牛道,“ 《舆程记》: 自褒城西南九十里而至沔县,又六十里为青阳驿,又四十里为金牛驿,其相近者有五丁峡,亦曰金牛峡”。

  • 瑕丘

    ①亦作负夏。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 “曾子吊于负夏”; “公叔文子升于瑕丘,蘧伯玉从。文子曰: 乐哉斯丘也,死则我欲葬焉。” 皆此。②即负瑕。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兖州市东北五里。《水经

  • 连谷县

    唐贞观八年(634)于废连谷戍城置,属胜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北七十里黄羊城。开元十二年(724)改属麟州。北宋政和四年(1114)省入新秦县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于连谷废戍置,治今陕西省神

  • 狮子滩镇

    即今四川富顺县东北狮市镇。清同治《富顺县志》 卷3: “县西狮子滩二十里。”在重庆市长寿区东部。面积30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狮子滩,人口6680。1954年建狮子滩水电站后形成集市。1

  • 戎州都督府

    唐贞观六年(632)置,治所在戎州(今四川宜宾市)。辖境东自贵州普安、兴义,北达四川宜宾、雷波,西至怒江,包有今云南大部。二十三年(649)废,改置郎州都督。永徽三年(652)复置戎州都督。开元年间辖

  • 嘉应州

    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今广东梅州市。嘉庆十二年 (1807) 升为嘉应府,十七年 (1812) 复为嘉应州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、兴宁、五华、平远、蕉岭等市县地。1912年废。

  • 太行山

    在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间。北起拒马河谷,南至晋、豫边境黄河北岸,呈东北—西南走向,绵延400余千米。为古老褶皱山脉。海拔1000米以上,北段高峰小五台山(2882米),为河北省最高峰。受河流切割多横谷(

  • 洪塘湖屯田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三十余里。清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