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辰阳县

辰阳县

①西汉置,属武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十余里。西晋废。《水经·沅水注》:“沅水又东径辰阳县南,……旧治在辰水之阳,故即名焉。”南朝宋复置,梁改为建昌县。陈复名辰阳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)改为辰溪县。五代时楚曾析置辰阳县,旋废。

②北宋大观中改龙阳县置,属鼎州。治所即今湖南汉寿县。南宋绍兴三年(1133)复名龙阳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湖南省辰溪县西南。因在辰水之北得名。属武陵郡。南朝梁、陈间移治今辰溪县。隋改名辰溪县。五代楚又分辰溪县置,寻废。汉晋南朝时县境内辰水两岸有槃瓠种五溪蛮。(2)北宋大观中改龙阳县置,治今湖南省汉寿县。属鼎州。南宋绍兴元年(1131年)复改龙阳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鹿浑谷

   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杭爱山东麓支脉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(443),世祖远征蠕蠕,“车驾至鹿浑谷,与贼将遇,吴提遁走,追至頞根河,击破之”。《北史》 谓 “鹿浑海之谷”。在今蒙

  • 小西天

    ①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石经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石经山“峰峦秀拔,若天竺山,故称曰小西天”。②即千佛庵。在今山西隰县城西北二里凤凰山。古山名。又作白带山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、�

  • 伊列河

    亦作伊丽河、亦列河、依列河、帝帝河。即今新疆西北部及哈萨克斯坦东北注入巴尔喀什湖之伊犁河。《汉书·陈汤传》:建昭三年(前36),汤与甘延寿出西域,也延寿谋曰:匈奴如得乌孙、大宛二国,“北击伊列,西取安

  • 金陵府

    五代吴武义二年 (920) 升升州置,治所在上元县 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市区及江宁、句容、溧水、溧阳、高淳等县地。南唐升元元年 (937) 建都于此,改为江宁府。五代吴武义二年(92

  • 苗力

    即今云南永胜县东南仁和镇。1913年改为仁里,设县佐于此。1988年改为仁和镇。

  • 罗头山

    在今湖北巴东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巴东县: 罗头山 “在县东七里。滨大江,环锁江水,回顾县治。下有罗头洞”。

  • 鲁土司衙署

    在今广西忻城县城中和街。为明、清八寨土司鲁姓官衙。建于明万历十年 (1582)。现存之前厅照壁、大厅、头堂、二堂、长廊、西花厅等,为清道光十年 (1830) 照原样重建。毗邻为土司祠堂,建于乾隆十八年

  • 金鸡堡

    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平陆县: 金鸡堡 “在县南二里。有金鸡冈,其顶高峻,前临黄河,昔人因置堡于此,为戍守处”。

  • 铺哇山

    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南二十里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 “山势险隘,有悬瀑千余尺,下注城池。蛮名铺哇洟。”

  • 虎忙岭

    在今福建连城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汀州府连城县: 虎忙岭在 “县西北,接长汀县。山岭高峻,登陟甚难,言虎过此亦仓忙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