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辛店镇

辛店镇

①即今河北霸州市东北十四里辛店乡,道通永清县。明嘉靖《霸州志·舆地志》:市廛有“辛店”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霸州图:东北有辛店镇。

②即今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东北辛店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盐山县图:西北有辛店镇。

③即新店镇。今河北任县东三十七里辛店。


(1)在河北省任县东南部。面积35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辛店,人口 6100。原名新店,后讹为辛店。1953年设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5年改镇。滏阳河流经镇中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棉花。有汽车配件、冶炼、砖瓦等厂。任广公路经此。(2)在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中部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,回族居半。镇人民政府驻辛店,人口 2980。原名辛家店,后简称辛店。1955年设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同年改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甘薯、大豆,盛产苹果、鸭梨、金丝小枣。有制鞋、冲压弯头、轧钢等厂。沧盐公路经此。(3)在山东省禹城市北部。面积96.1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辛店,人口 1560。明初由康氏立村,名康家洼;永乐年间自诸城迁来几户人家,设店从商,人丁兴旺,故改村名为新店。后又演变为今名。1949年称辛店区,1951年改称禹城县十五区,1952年又改为十区,1956年复称辛店区。1958年2月建辛店乡,同年9月改建辛店公社,12月属高唐县。1961年属禹城县。1984年置辛店镇。2000年张集乡并入。幸福河、丰收河流经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等。有农机修配、面粉、砖瓦、棉花加工等厂。禹王公路经此。(4)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西南部。面积61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辛店,人口 2200。1961年设辛店公社,1984年改乡,1995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并产苹果、鱼。有保温材料、冶金、冲压配件等厂。洛宜公路经此。古迹有祖师庙、龙潭寺。(5)在河南省新郑市西南部。面积66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辛店,人口 4610。清代辛姓在此开店,故名。1949年置辛店区,1955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4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等。有面粉、水泥、机制瓦等厂。有公路通市区。古迹有欧阳修墓、许文正公故里、许岗古墓群等。(6)在甘肃省临洮县北部。面积54.3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辛店,人口 2560。镇区位于洮河东岸。以有辛姓在此开店铺得名。1949年为辛甸乡,1956年改镇,1958年改公社。1981年更名辛店公社,1983年改乡,1993年置镇。盛产大蒜、黄烟叶。为县北部农贸集市。212国道经此。辛店村东有新石器时代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津镇

    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顺庆府南充县:北津镇在“府北五里。郡城旧置于此。今有北津渡巡司”。

  • 富峪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四年 (1391) 升富峪千户所置,属北平行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平泉县北。永乐元年 (1403) 徙置京师 (今北京市)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升富峪千户所置,治今河北省平泉县北,

  • 亭劝县

    唐贞观七年 (633) 置,后属羁縻笮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红原、马尔康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庐陵王城

    在今湖北房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房县“永清城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县南城外有庐陵王城。唐中宗废为庐陵王,迁房州时居此,因名。”

  • 和丰 (豐) 站

    元置。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二里。明改为和丰驿。

  • 滏阳县

    北周置,为成安郡治。治所即今河北磁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5滏阳县: “以城在滏水之阳,亦曰滏阳。” 隋开皇初为磁州治。大业初属魏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滋州治。贞观元年 (627) 州废,属相州

  • 温仁村

    即今河北清苑县 (南大冉) 南温仁镇。明嘉靖 《清苑县志》 卷1有温仁村。

  • 大召营

    即今河南新乡县西二十里大召营镇。民国《新乡县续志》卷1:县西有大召营。

  • 防海大塘

    一名钱塘。南朝时海塘名,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 引刘道真《钱唐记》:“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,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。”即“防海塘(1)”。

  • 林溪塘

    即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林溪乡。清乾隆《柳州府志》 卷5怀远县: “北城阳塘二十五里至林溪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