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赤水河

赤水河

在今贵州西北部。为长江上游支流。源出云南镇雄县东境,东北流经川、黔边境,至贵州习水县西南折而西北流,经赤水县西,东北至四川合江县入长江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说:赤水河“旧名赤虺。唐武后征云南檄文有赤虺河,即此。虺与水声相近耳。源出芒部,经红土川,东流入川江。每雨涨,水色深赤,故名”。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,即此。


古称安乐水。长江上游支流。在黔、川两省边境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“赤水河旧名赤虺。虺与水声相近耳。源出芒都,经红土川,东流入川江。每雨涨,水色深赤,故名。”源出云南省镇雄县,东北流经贵州省赤水市到四川省合江县入长江。长523千米,流域面积2万平方千米。含沙量高,因水赤红,故名。多年平均流量309米3/秒。主要支流有桐梓河、二道河、大同河、古蔺河、习水河。两岸多悬岩峭壁,险滩急流,景色优美。茅台以下可通航。1935年1—3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四渡赤水河。上游仁怀市茅台镇为驰名中外的“茅台酒”产地。建有茅台渡口纪念碑。名胜古迹有十丈洞瀑布、葫市摩崖造像、古代官渡摩崖石刻等。赤水河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赤水景区飞瀑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临漳县

    西晋建兴元年 (313) 以避愍帝司马业讳改邺县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。寻废。东魏天平初复置,属魏尹。北周建德六年(577) 移治今临漳县西南十八里旧县村,属相州。隋属魏郡,唐属相州,

  • 神头镇

    在今山西潞城县东北神头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 神头镇 “在潞城县东二十里”。(1)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东北部。面积162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神头。人口1540。因附近有神头泉,故

  • 北屈县

    秦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二十一里。三国魏属平阳郡。北魏神䴥元年(428)废入禽昌县。古县名。秦以北屈邑置,治今山西省吉县东北。属河东郡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建兴元年(313年)

  • 三道镇

    即今黑龙江拜泉县东南三道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(1)在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中东部。面积7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头坑屯,人口600。以境内三道沟为名。1955年设三道林子乡。1958年改

  • 乌兰哈达厅

    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)析八沟厅北境置,属直隶。治所即今内蒙古赤峰市。乌兰哈达,蒙古语,意为赤峰。四十三年(1778)改为赤峰县。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析八沟厅北境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。

  • 土屯耆

    在今江西广昌县东十五里。三国吴于此置南丰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)县废。

  • 弓钟砦

    北宋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天水市或清水县境。

  • 长汀村

    即今福建上杭县北九洲。唐开元二十四年(736)始置汀州及长汀县,尝为州、县治。旋徙治东坊口(今长汀县东北东街),又迁白石村(即今长汀县治)。

  • 格尔吉土司

    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扎曲流域。乾隆 《西宁府新志》 卷19塞外贡马番族: “住牧登破地方格尔吉三族 (分格尔吉、下格尔吉、登坡格尔吉三司),距白利族四百余

  • 沧景

    即横海军。唐、五代方镇之一。唐贞元中置。治所在沧州(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)。辖境屡有变动。初领沧、景二州。元和中包有德、棣州。相当今天津市马厂减河以南,运河以东,山东津浦铁路以东,黄河以北及博兴县北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