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阳镇
明置,属资阳县。在今四川资阳市南三十里南津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明置,属资阳县。在今四川资阳市南三十里南津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方亭县。今四川什邡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什邡县:“汉县,属广汉郡。后周改为方宁。”宁为亭之讹。
在今河南临城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赵州》:天台寨“在临城县西北天台山北,接正定府赞皇县界”。
即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二十八里黄河北岸钟銮城村。元时为漕运中转站。《元史·食货志》:“运粮则自浙西涉江入淮,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,陆运至淇门(今河南浚县西南),入御河(今卫河),以达于京。”后以劳费不赀,
即今吉林蛟河市与新站、退博之间的三角地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欢都大破乌春等于斜堆,故石、拔石皆就擒。世祖自将与欢都合兵岭东,诸军皆至。”
又作浿丘、沛丘。春秋时齐地。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。《左传》庄公八年(前686),“齐侯游于姑棼,遂田于贝丘”。杜注:“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。”古邑名。又作浿丘、沛丘。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。《左
唐方镇名。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) 置,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、经略使之一。治所在广州 (今广东广州市)。直辖广管诸州,辖境相当今广东钦山港以东除连县、连山、连南等县外大部分地区。兼领桂、容、邕、安南四管
又名豆子。 在今天津市东南咸水沽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静海县: 咸水沽 “在天津卫东六十里, 即古豆子也。 《括地志》: 自勃海至平原,其间滨海煮盐之处,土人多谓之豆
即今福建福州市区八一七南路与中洲间的解放大桥。始建于元大德七年,至治二年(1322)落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万寿桥“在府南,跨南台江上,长三百余丈,石梁水门三十有九。元大德七年建。明成化后屡经
南宋绍熙元年 (1190) 改普安军置,治所在普安县 (今四川剑阁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剑阁、梓潼二县及江油、广元二市部分地。端平三年(1236) 移治苦竹隘 (今剑阁县东北小剑山顶)。元至元二十年 (
①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。《春秋》: 定公十三年 (前497),“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”。即此。公元前453年。知伯挟韩、魏攻赵,围晋阳,久攻不能下,赵说服韩、魏,反攻知伯,灭之,三分其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