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资阳郡

资阳郡

①北周置,属资州。治所在资阳县 (今四川资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资阳市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

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资州置,治所在盘石县(今四川资中县北三里)。辖境相当今北起资阳市,南至内江县,西至荣县,东至遂宁市及潼南西部地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资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又改为资阳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资州。


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资州置,治磐石县(今资中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内江、自贡、资中、资阳、乐至、安岳、荣县、威远等市县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为资州。天宝初又曾改资州为资阳郡,乾元初复为资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里田堡

    即今湖南宜章县东北八十里里田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宜章县“白沙镇”条下:“又有里田堡,正德中置。”

  • 沪渎垒

    又名沪渎城、袁山松城。东晋时的海防要垒。故址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西。《晋书·虞潭传》:东晋咸和中,“修沪渎垒,以防海沙”。又《孙恩传》:隆安四年(400),“吴国内史袁山松筑扈渎垒,缘海备恩”。

  • 洛都水

    即乐都水。今青海东部湟水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和硕特部南左翼末旗: “博罗充克克河……即古湟水,一名洛都水者也。”

  • 安浦县

    三国吴太平二年(257)分临汝县置,属临川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乐安县西南六十里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入崇仁县。古县名。三国吴置,治今江西省乐安县西南。属临川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入崇仁县。

  • 都梁城

   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五里都梁山麓。东晋义熙中至唐初为盱眙县治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九年(868),庞勋攻 “陷都梁城,……据淮江,漕驿路绝”。在今江苏省盱眙县城东南都梁山麓。唐咸通九年(868年),庞勋

  • 宁远文庙

    在今湖南宁远县城西南隅。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(965)。明、清两代重建。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(1873)至光绪八年(1882)时建。文庙主要建筑有大成殿、崇圣殿、戟门、棂星门、东西廊庑和泮池等。主体建

  • 临门寨

    在今浙江宁海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海县: 临门寨 “在县东二百里海头。宋置,元废”。

  • 冈爱泊

    亦作冈噶诺尔。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岗更诺尔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4阿巴哈纳尔部:“多伦诺尔正北三百五十余里有池二处,河三道。其最大者名达尔诺尔……东南四十里曰冈噶诺尔,广四五十里, 中有细流, 与

  • 北新关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北大关。清雍正《浙江通志》卷86:“附关有桥曰北新,故以名关。”为杭州城北门户,商旅辐凑,明成化中设户部分司驻此。清设千总驻防。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北。明成化中,设户部分司驻此,清设千总驻防

  • 乾封州

    唐宝应元年 (762) 置,为党项部落州,属秦州都督府。在今甘肃泾川与陕西陇县一带。唐末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