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坵镇塘
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一百一十四里资丘镇东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长阳县西有资坵镇。1980年滑坡,徙于桃山今址。
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一百一十四里资丘镇东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长阳县西有资坵镇。1980年滑坡,徙于桃山今址。
北宋置,属万寿县。即今安徽界首市。清光绪重修 《安徽通志》 卷42颍州府太和县: 界沟镇“亦名界首集”。在河南省虞城县南部。面积67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界沟,人口2300。古时村南有沟
即今斯里兰卡。南宋周去非 《岭外代答》“海外诸蕃国” 条: “直交阯之南,则占城、真腊、佛罗安也。交阯之西北,则大理、黑水、吐蕃也。于是,西有大海隔之。是海也,名曰细兰。细兰海中有一大洲,名细兰国。”
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布隆吉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安西直隶州:“雍正元年,复置沙州所,筑布隆吉城,设安西同知治焉。”五年(1727),柳沟卫移治于此。按,“布隆吉”为蒙古语,意为河道转弯处。
北周武成元年(559)改高安县置,为汶阳郡治。治所在亭子山下(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旧县镇)。隋大业初属夷陵郡。唐属硖州。元属硖州路。明属夷陵州,成化四年(1468)移治东庄坪(今远安县)。崇祯末移治鸣凤山
北宋康定二年 (1041) 置经略安抚使,治所在渭州 (今甘肃平凉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蒲河以西,葫芦河以东,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以北,以及宁夏固原、隆德、泾源、西吉等地。元符后辖境扩大。元丰中及宣和后一度
1945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即墨县东部析置,治汤上村(在今山东即墨市东)。1949年迁治店集(今即墨市东北店集镇)。1956年撤销,并入即墨、海阳二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5年由即墨县青烟公
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黄河津渡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七年 (430),“魏安颉自委粟津济河,攻金墉”。在今河南省范县东古黄河上。北魏神䴥三年(430年),魏伐宋,魏将安颉自委粟津济河
即拔达岭。又名凌山。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山。唐杜环 《经行记》: “从安西西北千余里有勃达岭,岭南是大唐北界,岭北是突骑施南界,西南至葱岭二千余里。其水,岭南流者尽过中国而归东海。” 岭北流者尽归胡
①西汉元朔二年(前127)置,治所在九原县(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黑柳子乡三顶帐房村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后套以东,阴山以南,包头市以西和达拉特、准噶尔等旗地。东汉末废。前秦复置,后废。②西魏改大兴
又名浅水城。即北魏浅水县治。在今陕西长武县北五里浅水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元年(618),“薛举进逼高墌”。在今陕西省长武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元年(618年)“秦王李世民至高墌,薛仁杲将宗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