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谷水

谷水

①一作縠水。即今浙江钱塘江及其上游兰江、信安江和江山港。

②即今浙江钱塘江支流衢江,秦汉称谷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会稽郡大末县:“谷水东北至钱唐入江。”

③古获水下游经今安徽砀山县北,有谷水上承砀陂东北流来会, 自此以下通称谷水,东至今江苏徐州市入泗水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东至彭城,日中,大破汉军。汉军皆走,相随入谷、泗水。”即此。

④即今河南渑池县南渑水及其下游涧水。东流至洛阳市西注入洛河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六经》:傅山“其西有林焉,名曰墦冢,谷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洛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弘农郡黾池县:“谷水出谷阳谷,东北至谷城入雒。”《水经·谷水注》:“今谷水出千崤东马头山谷阳谷,东北流历黾池川,……又东北径函谷关城东。……又东涧水注之。……自下通谓之涧水,为谷水之兼称。”东周王城于谷、洛二水合流处东北岸。《国语·周语》 载,周灵王时,“谷、洛斗,毁王宫”,即此。东汉、三国魏、西晋、北魏都洛阳,曾导谷水,使东出王城北,合缠水东注为阳渠,经洛阳城(今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,东至偃师市东南入洛。隋复故道。近世改称上源为渑水, 自渑池县东合涧水以下称涧河。

⑤即今湖北谷城县段之汉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谷城县:汉江“或曰汉水在县境内亦曰谷水”。


①古松江之别称。即今江苏南部及上海西部的苏州河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 引《吴记》:“一江东南行七十里,入小湖,为次溪, 自湖东南出,谓之谷水。”《吴地记》:华亭县“地名云间,水名谷水”。云间、谷水皆松江地区之别名。

②又名砀水。在今江苏徐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徐州:“谷水亦在州南。《图经》:睢水自谷熟而支分,其东出者曰谷水,又东北合于泗水,故有谷泗之称。”

③即今安徽淮水支流谷河。自今河南新蔡县流入安徽临泉县南境,经阜南县南,至颍上县西之南照镇入淮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(谷)水上承富水,东南流,世谓之谷水。”

④即今河南罗山县东之竹竿河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谷水南出鲜金山,北流,瑟水注之。……谷水东北入于淮。”

⑤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之石羊河。源出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,东北流经武威市,又东北经民勤县南入白亭海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姑臧:“南山,谷水所出,北至武威入海,行七百九十里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兴州

    元元贞元年(1295)改长兴县置,属湖州路。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。至正十七年(1357)朱元璋改为长安州。至正二十二年(1362)复名长兴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)复改长兴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

  • 黑石滩

   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三十里长江中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船录》 卷下: 瞿塘峡中 “黑石滩,最号险恶”。

  • 江宁府

    五代南唐升元元年(937)改金陵府置。建都于此,称为西都。治所在上元、江宁县(今江苏南京市)。北宋开宝八年(975)改为升州,天禧二年(1018)升为江宁府。南宋建炎三年(1129)改为建康府。元为建

  • 艾山

    ①在今江苏邳州市北。东魏于此置艾山县,以此山为名。②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胶州“铁橛山”条下:“艾山旁有天泽泉,即艾水之源也。”③在今山东沂源县西南。《春秋·隐公六年》杜注:“

  • 大滩营

   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贺江北岸大滩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大滩营“在开建县西南七十里,接封川县界,封溪水所经。本朝康熙二年置”。

  • 秦始皇陵

   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十里下河村附近。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。冢高76米,周长2000米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 “始皇初即位,穿治郦山,及并天下,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,穿三泉,下铜而致椁,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

  • 人酢瓮

   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西二里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下:“未至(归)州数里,曰叱滩,其崄又过东奔。土人云,黄魔神所为也。连接城下大滩曰人鲊瓮,很石横卧,据江十七八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74归州:人鲊瓮“

  • 鸣鸡山

    又名鸡鸣山。在今河北怀来县 (沙城) 西北鸡鸣驿。《魏书·高宗纪》: 和平元年 (460),“葬昭太后于广宁鸣鸡山”。 又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“于延水又东南径鸣鸡山西。《魏土地记》 曰

  • 尉犁国

    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,属西域都护府。其都城在今新疆焉耆县西南紫泥泉。三国时为焉耆国所并。(尉yù) 西域古国名。汉时王治尉犁城,一说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南紫泥泉一带。属西域都护。后为焉耆所并。

  • 春科安抚司

    清雍正六年 (1728) 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西南正科乡。宣统元年 (1909)改流,地属登科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