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山
①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筠州高安县: 谢山 “在县北一百里,谢仙君上升之处。奇峰怪石,丹灶履迹犹在。上有真祠,祈祷皆应”。
②在今江西万载县北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39袁州府: 谢山 “在万载县北七十里。山因刘宋谢灵运封康乐公得名。或云谢仙修真之所,即高道谢仲初也。上有仙坛、丹井,石上有履迹,有试剑石”。
③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海中大榭岛。其旁为小榭岛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定海县: “有大谢、小谢山。”
①在今江西高安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筠州高安县: 谢山 “在县北一百里,谢仙君上升之处。奇峰怪石,丹灶履迹犹在。上有真祠,祈祷皆应”。
②在今江西万载县北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39袁州府: 谢山 “在万载县北七十里。山因刘宋谢灵运封康乐公得名。或云谢仙修真之所,即高道谢仲初也。上有仙坛、丹井,石上有履迹,有试剑石”。
③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南海中大榭岛。其旁为小榭岛。《明史· 地理志》 定海县: “有大谢、小谢山。”
西汉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西南六十里。一说在今南部县西北。东汉初废入阆中县。永元二年(90)分阆中县复置。西晋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。属巴郡。东汉初废,永元二年(90年)复
在今湖北崇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崇阳县: 雨山 “在县东四十里。山最高,跨通山县界。有五峰笋立。一名乳山”。区片名。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南部。范围包括雨山湖西南、宁芜铁路东南、雨山路北。因位
即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。清宣统 《广东舆地图说》 卷1: 清远县有官庄墟汛。
1913年改浪穹县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大理府太和县: 西洱河 “源出浪穹县罢谷山”。因洱海发源于县境而得名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在云南省西北部。属大理白族自
即今四川峨眉山市南之临江河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6嘉定府: 罗目江 “出峨眉山麓,右溪自小天池以东,左溪自黄茅平以北,直罗目县治之上五里。水石之胜,怪怪奇奇,自是合二溪之委是为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
一名历山。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四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8和州:历阳山“在历阳县西北四十里”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皓传》:天玺元年(276),“鄱阳言, 历阳山石文理成字, 凡二十。云:楚九州渚,吴九州都,扬
即今河北蔚县西三十里暖泉镇。元工部尚书王敏建暖泉书院于此。今遗址尚存。(1)在河北省蔚县西陲。面积57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暖泉,人口9530。金末建村,因泉水严冬若蒸,故名。1953年
五代十国之一。公元951年五代周灭后汉,后汉河东节度使刘旻在太原称帝,国号汉,史称北汉。建都晋阳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附近)。辖境包括今山西北部和陕西、河北部分地区。979年为北宋所灭。
即林州。 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
即今安徽怀宁县东北大桥头。光绪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安庆府怀宁县(今安庆市)北有大桥头。